第83章(2/2)
“失却性命不过一时之苦,可这无异于剜心之痛啊。”王元朗说着又是悲从中来深切叹息。
萧禅师急道:“不会是那几册景齐梁书补注吧?”
“正是啊!”王元朗掩面道,“吾生七十有余,再写就又要数年了,未知能不能撑到完书的时候……”
“这可如何是好?”萧禅师搁下茶盏,“哪一段水道被劫的?”
王元朗摆摆手:“那群水匪都是会害人性命的,若非见我老迈,未必会放我一马。”
萧禅师便道:“便是我们自己夺不回来也要去报官。”话音刚落,他见到王元朗面上迟疑,瞬间反应过来。
他瞥向一旁静坐喝茶的元猗泽,知道王元朗在犹豫什么。
补注前朝史书是王元朗自花甲之年后便立志要做的,只是其中自有春秋笔法。那些年正是熙宁帝刀兵不息大肆征伐的时候,王元朗的这部史注多有影射意,萧禅师借阅时亦觉得心惊,不知他会不会因此招致杀身之祸。
后来萧禅师与元猗泽意外重逢,见与他仍如往昔亲密,元猗泽也与他此前想象的不甚相同,便起了意思要请他亲来王元朗处开诚布公深谈一番。未成想这下子书稿竟全部佚失。想来那位答应将书付梓的书局老板也是冒了不小风险,王元朗并不想将他牵涉其中,是决心认下这亏。
萧禅师心道,如今皇帝都被我请来这里了,还畏首畏尾什么,先治了那帮水匪再说。
“依我看定要报官,怎容他们私掠百姓伤人性命!”元猗泽忽然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出声道。
萧禅师一滞,见他一脸诚挚的怒气不似作伪,心道这人是怎么了?
实则元猗泽观他二人神色再想起王元朗诸多狂悖之语,便能猜到这一箱前朝史书补注里写有什么。再一想萧禅师心里会打什么主意,便顺水推舟将他们一军。
果然王元朗不应声。
元猗泽心中冷笑,起身便要走。
萧禅师拦他:“你要去哪儿?”
元猗泽一脸讥诮:“自然是去替元朗先生报官。”
“你!”萧禅师揽着他便往外跑,“你听我说。”
到了屋外,元猗泽好整以暇望着萧禅师,萧禅师自知理亏,不由得低了一头道:“我实非有心算计,只是不忍你为人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