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1)
元猗泽的意识在梦境与现实中交错,摸不清自己到底是眷念过去还是一场偶然的怅惘罢了。等到三更过了他终于忍不住睁开眼睛,守夜的董原一察觉动静便来唤他,元猗泽却迟迟没有回应。
董原端了茶和帕子进去,见薄薄的明珠之辉中主上半坐起,撑着额角不发一语。董原上前轻声道:“陛下魇着了?”
所谓天子有真龙附体,元猗泽又格外忌讳这些事,但是董原见他这般失神,不假思索便问了。
元猗泽听他出声便微微恢复了一些意识,清咳了两声缓缓道:“我梦到崔氏了。”
“还梦到丹儿了。”
元猗泽一边说着一边自己下了榻,端了董原捧着的茶盏润了润,而后道:“阿董,所谓夜深忽梦少年事,我是不是真的老了?”
董原笑了笑:“陛下正当年,老奴、老奴才是老了。”
董原是元猗泽的大伴,十六岁的时候来到只有四岁的小皇孙身边,陪他一路长大。董原至今还记得熙宁帝小时候的模样。初见的时候是一个瑞雪的冬天,他因聪明伶俐被王府管事相中,又入了皇孙生母萧侧妃的眼,便被领到华熙院准备拜见主子。等他进了院中,发觉素来沉稳端庄的萧侧妃仪态虽不显,同内侍说话却透露出一些焦急:“小七要去你们便听他的?他才四岁,做得了自己的主吗?雪地里受冻了该如何?快去请他回来。”
萧侧妃一边说着眼风扫向跪在脚下的董原,捧起手炉放缓了语调道:“你也去,带回皇孙再来拜见。”
华熙院里的内侍知道他是被挑中的皇孙大伴,虽还是生脸,但都有意亲热地引他一道去梅园。
萧妃爱梅,当年情浓之时裕王为哄她开心特地给她在华熙院中辟了一方梅园。如今府中新宠不断,这方梅园萧侧妃也懒得去了,倒是小皇孙元猗泽喜欢去那里玩。
等被萧侧妃派去的一拨人一同到了梅园,便见几个青衫内侍佝偻着身子围着一株开得正艳的红梅树,嘴里都纷纷叫嚷着:“小皇孙,侧妃娘娘来传了。”
董原心下好奇,脚陷在雪地里深深浅浅地拔腿走向那株梅树。
这时一个软糯的小儿声音道:“好了,你们给武威将军哭一场送它归去。”
众人听了他吩咐,虽作难但也只能低低地假哭起来,左右这里是梅园,也没旁人听见。
董原想这些内侍真是不懂规矩,在王府里哭泣,便是皇孙有命那也是犯了忌讳。于是他跑上去越过众人,一眼看见大家围簇的那个锦袍小儿。他俯视着这个蹲在梅树旁的小孩子,只能看到他头上扎了一个小揪,上面坠了串斑斓的璎珞以为吉祥。小儿所着锦袍颈间襟上和袖口都缀着白绒绒的风毛,他蹲着是小小的一团,看背影便十分可爱。
董原上前唤道:“小皇孙。”
那孩子恍若未闻,头也不抬道:“快哭呀。”
有人在董原耳边偷偷道:“武威将军是皇孙喜爱的一只促织,熬不过冬,没了。”
董原脑门里嗡嗡的,低声道:“你们可别哭了,若被人听见,怪不到小皇孙头上,都是治咱们的罪。”
大家都听说了这是府里给皇孙挑的大伴,忙将这棘手事情扔给董原。
小皇孙元猗泽见大家都不哭了,站起身来提脚踩实了自己给武威将军挖的坟,扬起头来道:“为什么不哭了,不听我的话。”
他的眼神转到董原身上,见旁边的人都散在董原四周,他敏捷地猜到这是父王母妃给自己的大伴,提溜着小眼珠子在董原身上打量,随即道:“你来带头。”
董原跪下来伸手给他扫去他皮靴上沾上的雪粒,低头道:“奴在家乡的时候听说促织亦有转生。小殿下将将军埋在树下,是盼着明年将军复生吗?”
元猗泽却不屑地说道:“亏我赐了它这样的名头,它却连一点冻都熬不了,废物。今日算我这主人仁至义尽。你这小奴想哄我,好不老实。我这就去找母妃,不要你。”说着便拔着小短腿回去。
董原被这个早慧的小皇孙将了一军,但左右他让小皇孙心甘情愿地回去了,也算完成了侧妃的交托,心里无甚忐忑。
果然元猗泽回去闹了以后被母亲罚了,不敢再提要赶董原走这个事。由此主仆二人相伴三十余载。
元猗泽生得聪慧,幼时行事还张扬些,后来在母亲教导下越发收敛。其父纯宗为女色掏空,去得突然。元猗泽筹谋多年终于得继大统,便显露出了幼时性子便有的冷峻自负。
但董原可以算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了,知道便为人君亦有血肉。元猗泽少失母,后丧妻,而立以后连失数子,他对亲缘一事难免有些黯然。如今被疼爱的长子幽禁于此处,夜来梦及当年也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