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2/2)
郭瑾收拾了行李,迎着沉沉雾霭赶至机场,飞抵洛阳后,又乘高铁抵达许昌,再辗转巴士,终究还是来到了禹州。之前在高铁上郭瑾便详细地查阅过,郭嘉祠堂位于禹州郭连镇,麻雀虽小,但有胜于无。
可不曾料到的是,待郭瑾终于千程万水赶至郭连镇时,当地村民竟对郭瑾所说的祠堂一无所知,郭瑾不由心惊,还不待重新上网查阅,便听不远处凑着热闹的大婶疑惑反问:“小姑娘,你是要找双郭冢吧?”
郭瑾顿住步子,继而喃喃开口:“双郭冢?”
终于听到熟悉的名字,附近的村民亦跟着点头称赞:“原来你是说双郭冢?据说三国时期,咱们禹州出过不少人才,郭氏似乎还是当时的名门望族,这双郭冢里合葬的正是两位郭氏先贤。”
“对对对,似乎是叫郭嘉和郭瑾?”
“……”
怎么会?明明之前自己查阅,历史还不是如此书写。郭瑾不可置信地翻出手机,再次搜索自己的名字,入目竟是晃然几行人物简介。
——郭瑾(172年-205年),字长珩,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手机蓦地脱手滑落,好在周围的村民观察细致,及时帮她稳稳接住。就在郭瑾回神接过手机的刹那,她的余光向东瞥去,竟忽而瞧见一道高拔挺隽的身影。
一身灰色休闲服,由于戴着帽子背光而站,郭瑾根本瞧不清他的模样和神色,可不知为何,郭瑾心底蓦地叫嚣出一阵声响,而且大有愈发强烈撼人的趋势。
——是他,不会错!
顾不得围观看热闹的人群,郭瑾撇下行李,慌不择路地追上前去,可追至方才那人所站的位置后,除却一树金黄秋叶,再无刚刚那人的半分踪影。
郭瑾先是愣愣立在原处,不知过了多久,脑中突然抽筋剥骨一般的疼痛,郭瑾抱头挣扎许久,脑中的记忆这才逐渐清晰明朗起来。刹那间,那些陌生的抑或熟悉的画面尽皆滚滚而来,郭瑾适应了一阵儿,方理清如今的情形。
看来她确实改变了历史,不仅是三国的,还有现在的……
可那些陌生的回忆又是什么呢?
郭瑾闭上双眼,脑海中竟全是刚刚那个消失不见的男人。那人的身影摇摇晃晃,逐渐同记忆中某个身影重叠,郭瑾猛地睁眼,抓起手机翻出自家亲哥丰富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