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2)
仔细想想确实是暗通曲款的意思,但为何是秦家。
太后知他一知半解,便道:“秦婕妤的生母是沈氏,却也是韩小侯爷的唯一嫡女。”
“韩小侯爷?”
李筠记得他在淮阴之乱捐躯于战场时,自己还不及弱冠,听闻他一生未娶,也算是天妒英才,憾事一桩。
可又怎会多出来一个女儿?
“这沈氏和小侯爷自小便是隔着邻家的亲梅竹马,当初议亲的时候还和哀家说过两句闲话,哀家那时尚不能给他们做主,后边那韩衬文奔了战场,沈氏便嫁入秦家,成了秦家主母。但哪时候,秦婕妤便已经怀在沈氏肚子里。”
“韩家满门忠烈,现在老侯爷还在战场镇守一方,却无后人继位,原是说断了香火,但这位现在故去的秦家夫人,曾经......”
太后的话就断在这,个中的原由也不好说出口。
韩小侯爷虽去得早,但谁人都不知有这个插曲,就算颇有些荒唐,可这就是事实。
“康安侯可知?”李筠眉间弥漫着淡淡的沉重。
太后点头,“若是他不知,哀家便不会坐在这了。”
韩家不会放着最后的血脉不管,眼下二皇子已经出生了,除非过继到韩家,不然没有旁的法子。
可又怎么可能过继呢?
韩家如今只剩一个花甲之年的武康侯,家里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若是哪日他撒手人寰,二皇子岂不是成了海中孤舟?
再回宫内?那过继何用?
“秦家想送人进来?”李筠也不是没听过外边的谣言,秦家二姑娘学了宫里的规矩,显然是要来了。
他笑:“风位,也真敢想。”
“幌子罢了。”太后摇摇头,“哀家瞧见过那姑娘,长得倒是标志,眼下那秦刺史在江南立了功,康安侯也有这示意,不过是个人情罢了,由着又如何?不过是多一个淳嫔。”
一个有了皇子的嫔,哪能一样呢。
“朕再想想。”
李筠又和太后多说了两句其他,才把她送走,他坐在软席上揉了揉眉心,面前的奏折是一点都看不进去。
太后说的没错,可这秦家的人进了宫,再将皇子送到她名下固然简单,不过是多分出心力来看顾着。
可......她呢。
苏塘听到这还挺高兴的,这秦家果然不如一般人,这便妥妥的能进来了,不过这用钦天监说凤位的话的名义显然有些高调。
怕是一进宫来便要惹的满宫闲话,倒是不省心,不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