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1/1)
毕竟从未见过苏夫人,李婶娘将信将疑。但等苏夫人带着林举人亲上门来相看,两家见过,孩子们也相看了之后,李婶娘和李纹便再无不满了。
李纹也确实如王熙凤之言,样貌生得好不说,行动也温婉有礼,性情大方温和,又能诗会文。
林岭十八岁的少年男子,血气方刚,一见之下,满心里就都是和李大姑娘婚后生活如何,文皎都不用问,就知道他一定是愿意的。
双方都满意,文皎才要往苏州去信,王熙凤却又上门求见,这回她是来替林峰和贾惜春说媒的。
文皎有些愣神,听王熙凤在下头带着小心的说道:“我这位四妹妹,哎,他们家里的事儿,夫人当也都知道。”
“四妹妹的父亲是两年前去的,说来要等到明年正月,四妹妹才出孝。只是因着她有那样的兄长侄儿,我们老太太和她嫂子怕她往后不好找婚事,所以也早早打算起来。”
“其实四妹妹从小是养在我们府里的,也甚少回她哥哥那边儿去。一应的衣食教养,都和我们家二姑奶奶和三妹妹一样,上学也是一样的上。
“四妹妹今年长了十二岁,模样出挑得很……”
王熙凤又接着夸了一通惜春。
文皎听完了,笑道:“凤丫头,我不和你说虚的。这两个月玉儿请你们家姑娘来玩儿了两次,惜春这孩子我也见过两回,我觉得很好。等明年她出了孝,咱们先安排两个孩子见见。”
惜春在原书里性情冷清倔强,一心要和污糟的宁国府脱离干系,小小年纪什么事儿都懂,以至于定要撵走从小跟着的入画。
贾珍赏了入画哥哥“玉带板子”,就是腰带上的玉腰带头,还有鞋袜金银锞子之类。先不说别的,就说这腰带头儿就暧昧亲密非常了,好比蒋玉菡和贾宝玉互相换汗巾子一样,都是意指那种事儿。
再说了,惜春年纪小,入画也就十几岁,她哥哥能有多大?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小厮,又能立下多大功劳得这些赏?
惜春想明白了这里头的关节,才要硬撵入画出去,以保自己的清白——贴身丫头的哥哥和自己亲哥哥有染,真若传出去,惜春要么是一头碰死,要么青灯古佛一世。不然,名声是败坏完了。
贾珍不仅染指儿媳妇小姨子们,还和亲侄儿贾蔷不清不楚,还把手伸到亲妹妹贴身丫头的哥哥身上,整个宁府十分不堪。
而尤氏指责惜春冷心冷情,何尝不是因惜春嫌弃宁国府污糟也嫌弃到她身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来啦!
贴一段《红楼梦》原书:
惜春便将昨晚之事细细告诉与尤氏,又命将入画的东西一概要来与尤氏过目。
尤氏道:“实是你哥哥赏他哥哥的,只不该私自传送,如今官盐竟成了私盐了。”因骂入画“糊涂脂油蒙了心的。”
惜春道:“你们管教不严,反骂丫头。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昨儿我立逼着凤姐姐带了他去,他只不肯。我想,他原是那边的人,凤姐姐不带他去,也原有理。我今日正要送过去,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
入画听说,又跪下哭求,说:“再不敢了。只求姑娘看从小儿的情常,好歹生死在一处罢。”
尤氏和奶娘等人也都十分分解,说他“不过一时糊涂了,下次再不敢的。他从小儿伏侍你一场,到底留着他为是。”
谁知惜春虽然年幼,却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任人怎说,他只以为丢了他的体面,咬定牙断乎不肯。更又说的好:“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
尤氏道:“谁议论什么?又有什么可议论的!姑娘是谁,我们是谁。姑娘既听见人议论我们,就该问着他才是。”
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还有一句话:我不怕你恼,好歹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
尤氏听了,又气又好笑,因向地下众人道:“怪道人人都说这四丫头年轻糊涂,我只不信。你们听才一篇话,无原无故,又不知好歹,又没个轻重。虽然是小孩子的话,却又能寒人的心。”
众嬷嬷笑道:“姑娘年轻,奶奶自然要吃些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