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1)
文皎见杨氏总是欲言又止,想着就算贾雨村有什么要求林海的,他自己说就是了,犯不着再拐个弯让他内人说罢。于是也起了好奇心,笑道:“杨夫人有什么想说的,只管说便是了。”
杨氏见文皎如此说,想了想,终究还是开口问道:“夫人,我在院子里头看见贵府有一位眉心一点红痣,十一二岁的姑娘。请容我冒昧,这位姑娘是何来历?”
文皎听杨氏这么一形容,心中本还纳闷,她问香菱做什么?却忽地福至心灵,原书里面贾雨村的夫人不就是甄家的丫头吗?难道她认出了香菱?若是真能借杨氏的口说出香菱的真实身份,那真是水到渠成,在自然也不过了。
于是文皎便说故事一样的笑道:“若是问这丫头的事,说来也是我昨日积德了。昨儿我们一家街上逛去,可巧儿碰到两家争一女,就是争这小丫头。她想是拐子拐来的,偏又卖了两家。只是她生得花容月貌,两家都不肯相让,先把那拐子打了个半死。后两家要打起来时,恰是我赶到了,喝住他们,问清缘由。”
说到这,文皎看着杨氏笑道:“说来我报了官,还是贾大人亲来的。我又见这被拐的小丫头实在可怜,观她出身不俗,便先把她带到我们府上。想着日后找到她的爹娘,也是我好人做到底了。难道你也是看她不俗,才有此一问的?”
文皎说完,竟看到杨氏眼圈儿都红了,心中便有了底,看来这杨氏还并未忘本。果见杨氏平复了情绪,笑道:“不瞒夫人说,我出身并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从前是姑苏甄家主母封太太身边的丫头。”
文皎不意她连出身都说出来了,心内也有些叹息,便对黛玉笑道:“玉儿,你先去找葛娘子玩罢。”
黛玉虽然好奇,但也知道太太这是给杨夫人留面子,便笑着告退,找葛娘子陆清玩去了。想着晚上问问太太不就全知道了,此时也不用着急,去找葛娘子和清儿还自在些呢。
于是文皎见黛玉出了门,便起身扶起杨氏,屏退下人,叹道:“夫人私事,咱们还是到屋里头说去罢。”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是一章双更6000字啊小可爱们呜呜呜呜,为啥感觉看得人还没有单更的时候多了呜呜呜呜呜。
所以今天还是拆成两章了呜呜呜。
感谢在2020-05-0112:00:06~2020-05-0212:00: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KING、太南了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甜妞092个;啦啦啦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月半殇5瓶;甜妞09、极北长宁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转过屏风,文皎杨氏娇杏二人分主宾坐了,杨氏便从头说起陈年旧事来。
“那一年,我还在姑苏甄家,做夫人的贴身丫鬟。说起来,虽然甄家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之家,但是老爷从前也做过几任县令,只是不以功名为念,早早回乡了。家中也颇有薄产,所以附近的人也推甄家为望族了。”
“只可惜老爷和夫人虽然积德行善,却命中无子,只有一个姑娘,名唤英莲。那年上元节,姑娘才五岁,一个家里人,好像是姓霍的,带着姑娘去看烟火。谁知他带着姑娘出去了一整夜,竟再没回来。”
“老爷和太太都急坏了。我们全府上下,加上老爷夫人又请人帮忙,直找了一整个月,也没找见姑娘的踪影。老爷和太太都忧思成疾,先后病倒,我们正是忙着给请医熬药,一家忙乱的时候……”
说到此处,杨氏不禁落下泪来,文皎叹息一声,也并不催促,看杨氏擦了擦泪,哽咽着继续说道:“谁知那旁边葫芦庙……那时甄府就在从前苏州葫芦巷里,紧挨着葫芦庙。那葫芦庙里头油锅炸了,直烧了一整条街。府里头虽然人员不曾伤亡,只是一应房屋财产,全都烧成了瓦砾灰烬了。”
“这事谁也想不到,老爷太太无法,只得带着我们都暂到田庄上安身。只是那几年连年干旱,盗贼四起,田庄上也过不得,又只得把田庄都变卖了,投奔太太的娘家封家。”
杨氏欲继续往下说,又停了停,终究是叹道:“不是我说旧主的不是,只是甄老爷是不惯务农的,支撑了一二年,收成都不好,日子越发艰难了。太太的父亲又……哎,没有两年,老爷的身子就越来越不好,竟渐渐露出了下世的光景。”
“那时家中不过勉强支撑度日罢了,旧时奴仆,只剩下我和春杏两个。虽还找过几回姑娘,只是时日已久,再也找不回来了。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到底老爷太太两个人,也算是个家。可谁知那日老爷出去散心也没回来,竟听人说,是和一个跛足道人走了。苏夫人,您说,这是不是一桩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