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2)
崔嘉憋红小脸,伸着小手扯赵长宁的细长精致的衣带,“娘说胖了才有福气!”
少年手指中的一卷书重重敲打在他脑门上,“男儿立世要做君子,担家业,兼济天下。若成日只想饱口腹之欲,人与飞禽走兽何异?”
崔嘉大哭,“哥哥骂我。”
少年遂耐心道,“你现在还小,崔家日后舅父舅母都老了,自然要靠着你,舅父舅母宠溺于你,但肩上的担子自己要清楚。”
“哥哥肩上有担子吗?”崔嘉懵懵懂懂地问。
沉默良久,少年终于道,“有。”
“重不重?如果很重,我日后可以帮着哥哥一起担。”
夜色笼罩下的市井人声鼎沸。
少年的手落在崔嘉额头上揉了揉,低叹一声。
揉在崔嘉发顶的手心带着绯热的温度。
崔嘉一身湿汗,惊坐而起。
他的额上仿佛还残留着的滚烫的温度。
满目大红随梦褪尽,恍然不知今夕何夕。
赵长宁当初如此待崔家,如今死了,这是报应。
赵长宁当初教他做君子,担家业,兼济天下。他自己哪一件做到了?
赵长宁没有做君子,他做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小人。赵长宁担了家业,赵家一门的清流名声付之东流,赵长宁又何以兼济天下?若非他死在了乱坟岗之中,天下人恨不得掘墓焚之。
他在惠州老家的父亲听说了赵家出事,赵嫣死讯后,也只是怔怔半晌,长叹一声,再无多言。
赵长宁这一生恶贯满盈,众叛亲离,到死都无一个人肯为他伤心。
赵茗回来了。
赵茗是否知道,赵家没了,赵嫣死了?
雕花的窗柩外有一弯明月。
崔嘉脸色泛起冷白,双眼密布红丝,眼看冷月隐没于云海,红日遥升于东方。
卯时三刻,仆役敲门,“大人,该启程了。”
十里亭。
戏台子已经搭起,如今只缺了戏子和看客。
崔嘉身着藏青色官袍。
他的身后是京畿一众要员。
秦王的骑兵列阵,步兵在后。
在步兵与黑甲正中的,赫然是一具漆红棺木。
里面装着宁轲的尸身俨然已在长途跋涉中腐烂,令人作呕的尸臭味道蔓延而开。
候着的官员有人捂住口鼻,崔嘉八风不动立着,仰头对骑在马上的童章道,“童将军,秦王殿下何在?”
童章早已不悦京城的这些酒囊饭袋多时,又见官员捂住口鼻的嫌弃之态,一张粗犷的面容冷下,“殿下深夜行军,路途周折劳累,如今正在帐中小憩,还请诸位大人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