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2)
常平守在外面,只看到一道红色的影子打开了帝王寝宫的门。
那少年看了常平一眼,朝着常平鞠躬作揖,昨夜他伤了自己的嗓子,还缠着厚厚的纱布,背脊挺的笔直,他终于还是没有戴他的官帽,只捧在手里,脚下踩着细碎的雪花,离开了皇宫。
常平恍然觉得,昨日那个在雪中如同太阳一样的孩子,已经死去。
赵长宁这一去便病倒了。本便带伤离开,人又在雪里着了凉,告了假,许久不曾上朝。
后来,远在西北的秦王收到了宫中放粮的消息。
当时的秦王也不过十几岁,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不知道兄长对他和他母族的忌惮,也不知道那封薄薄的信笺背后的事。
再后来,天子的案上已经累了五道自请贬谪的折子。
这五道折子最终被暴怒的天子砸到了赵长宁的脸上。坚硬的奏折划破了脸。
“自请贬谪?赵长宁啊赵长宁,你可真让朕刮目相看。”
赵长宁没有说话。
过了良久,天子冷声道,“滚回去治好你的脸,别让朕看着倒胃口。”
赵长宁面无表情,哪怕脸上还淌着血,也不曾觉得疼。
“长宁。”皇帝声音软了下来,英俊的眉目在看着他膝下跪着的年轻臣子时带了几分柔和,言语带着诱哄,“跟着朕,要什么都给你。”
跪在阶下的少年终于摇头。
“陛下,臣什么都不要。”
皇帝低声叹息,当初那个对他带着敬仰和濡慕的孩子,终于还是被他毁掉了。
第八章丹砂
那时候赵长宁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上,往后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他递上去的折子一道道被退了回来。
皇帝放纵流言四起,瞧着赵长宁的眼神一日深过一日,只等着他的猎物崩溃,自投罗网。
建安十六年,当时的内阁首辅陆泽海贪污了整整几百万两黄金,皆是朝廷的赈灾款,此事被密奏到了皇帝面前,内阁此时已开始腐烂,只经此一事,加重了皇帝处理内阁的决心,然而处置陆泽海事小,取缔内阁却非一朝一夕,甚至非一代君王可以做到的事情。
于是当时的翰林院大学士林汾向皇帝奏道,“陛下,重病无需猛药,只需要一剂毒药。”
皇帝遂明白。
“可有合适的人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