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2/2)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殿内叫了热水,丰兴领着两个小太监走进去,低着头将东西放进内室。床帐依旧掩着,几个人都不敢抬头看。
放下东西,几人立即便出去。端献披了衣裳下床,倒了热茶给姜善润喉咙,又挽了布巾给他擦身。
趁着端献餍足的当儿,姜善跟他说午后要出宫。端献瞧着不太乐意,姜善就翻了个身,拿满是掐痕吻痕的背对着端献,端献挑了挑眉,只好凑上去哄道:“罢了罢了,你想如何就如何,我都依你。”
姜善哼了一声,抬头看向床头的灯,待要扔了它,又想起端献说的这灯诸多好处。这样一件东西,摆在书房桌案哪里不好,非做这样的事。
端献顺着姜善的目光看那盏灯,笑道:“你要还不舒坦,我就将这灯砸了,给你赔罪好不好?”
“你赔罪作何要砸了它?它有什么错,还不都是使的人搞鬼。”
端献瞧着姜善这幅不依不饶的样子,坐在床头笑起来,道:“以前在床上,你也就逼急了才叫两声,什么话都不说。这二年,口齿真是伶俐不少。”
姜善气的拿枕头扔他。
作者有话说:姜善:这能是个人?
第43章拜谒
春雨薄如烟雾,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叶,被烟雨笼罩,娉娉袅袅。长街上热闹非凡,叫喊声络绎不绝。行人撑着油纸伞,走的不急不忙,仿若一幅画。
一架青幔油车行驶在长街上,描金嵌银的衬板,青销金罗的轿衣,轿中人必不是普通的官宦人家。
马车停在一座府前,府门口排着长长一支队伍,全都是身着儒衫头戴方巾的士子。见这么一架马车停下,不少人都看过来。
只见从马车里出来一位年轻公子,身着鸦青绸衣,头上一枝珍珠簪子挽了头发,腰上挂着一枚小巧的牙牌。他从马车上走下来,目光扫过诸多士子,气度雍容沉静。
姜善没穿曳撒,这些人也只以为他是哪位王公贵族。直到沈府的管家迎上来,口称厂公,这些士子才明白过来。
姜善被管家引着往府里走,问道:“这些士子围在门口做什么?”
管家回道:“这些生员都是拿着诗卷来拜谒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