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1)
一直在泰州逗留了三个多月,水渠尚未完全修好,秋分过后没几天,泰州突然乌云密布,白昼被乌云遮盖的如同黑夜,狂风大作一个多时辰后,豆大的雨滴落了下来。
所有人仿佛看到了天降神露,全都冲到屋外,张开双臂,欢呼雀跃迎接这场久违的甘霖。
孟言闻言放下账册冲出来,站在知州衙门口,听着旁边的衙役和行人们的呼喊,感受雨水落在自己脸上的湿润,雨滴很大,砸在脸上却一点也不觉得疼,他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因为一场雨而高兴。
雨越下越大,站在雨中很快便睁不开眼,头发和衣裳早已湿透,孟言闭着眼听着雨声,脑海忽然浮现出虞清的脸,这样开心的时候,他第一个想要分享的人,竟然是虞清。
兴儿撑开伞给孟言遮住瓢泼的大雨,关切道:“奴才知道殿下高兴,但是可不能一直淋雨,小心着了风寒,李夫人为大家熬了姜汤,殿下进去用些吧。”
孟言应了一声,进屋子和所有人一起喝着姜汤,李大人噗通一声在他面前跪下,连带着其他人也都黑压压跪了一屋子,孟言吓了一跳,忙伸手去扶,李大人却坚持嗑了个头,含泪道:“微臣替泰州所有的老百姓感谢殿下的恩德,是殿下的恩德感动了上苍,泰州才能迎来这一场甘霖啊!”
孟言哭笑不得,伸手扶起李大人,“天降大雨是老天爷的心情,与我并没有什么关系,泰州旱了这么久,是该下一场雨了,我不过赶上了好时候。”
“无论如何,殿下这段时间在泰州的作为,泰州人们都是看在眼里的,也必定永远记在心里。”李大人哽咽道。
他这么大年纪,对着孟言一个十几岁的人哭,实在是令孟言无所适从,他忙劝道:“李大人言重了,今日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完工的水利还是不可懈怠,一定要全部修建完成,之后也要按我们讨论过的方法蓄水储水,确保之后泰州不再受旱情影响。”
“是,微臣记下了。”
那场大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大大缓解了旱情,之后又连着下了好几天的小雨,泰州的一切被雨水洗刷过后,终于清透了。
雨后气温骤降,清早站在府衙的院子里练剑,微风过处,起了汗的后背泛起阵阵凉意,孟言收了剑,拿过汗巾擦汗,看着兴儿来回奔波,收拾行李。
“来的时候也没这么多东西,怎么回去时多出这么多。”孟言不解。
兴儿掰着手指头说道:“都是大家送的泰州的特产,说是要殿下带回去尝尝。”
“胡闹。”孟言皱眉,“这些东西怎么能带回宫里,全给了李夫人处理。”
“好吧。”兴儿撇着嘴,“后日才启程,殿下明日要不要去泰阳县逛逛,奴才听衙役大人们说,泰阳县是泰州最繁华的地方。”
孟言思虑片刻,道:“好,那明日就去逛逛,出来一趟,也要给母妃带点东西回去。”
第17章回程
泰阳县果真热闹,灾情缓解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孟言带着兴儿走在人群中,他之前几乎都在乡间田边,很少到城里来,故而城里来往的人并不认得他,他也乐得自在。街上小摊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孟言挑了个羊肉汤面摊吃了一碗面,目光被旁边的一个卖小孩儿玩具的摊子吸引住了。
摊面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小玩意,都是独具泰州特色的,其中有个小娃娃最为亮眼,小娃娃胖乎乎的,两颊殷红,跟着人的触碰左右晃动,却不会倒地,十分有趣。
孟言拿起它对兴儿说:“等母亲给我生了弟弟或者妹妹,这个不倒翁正好给他玩耍。”
兴儿戳一戳不倒翁,笑道:“小主子一定会喜欢的。”
孟言在那个摊位买下好几样新奇的玩意,随着人群慢慢往前走,在街口看到一个写着“暗香堂”三个字的店铺,还未靠近,便闻到淡淡的熏香味,孟言不由自主便走了进去。
店铺里的熏香气息要更加浓郁些,但是并不刺鼻,初闻好似冬雪融合松柏的冷冽,再细闻便能嗅到檀香般的沉稳,缥缈如雾,因着这份香气,这间小店也变得清雅起来,孟言觉得这种熏香非常贴合虞清的气质。
老板见孟言衣着不凡,忙走上来招呼,“客官好眼光,这是我们泰州独有的香料,是用青雾山上独有的树制成的,名叫雾隐香。”
“雾隐香,名字倒是雅致。”孟言赞道。
“可不是吗,好多邻州的老爷夫人都来小店买呢,更有京城的达官显贵也慕名前来,为着就是这雾隐香的名声。”老板把他店里的东西夸了个天花乱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