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2)
“奴才什么也没说,这就拿出去烧了。”兴儿缩着脖子。
孟言警告他,“敢在外面胡说半个字,我就杀了你喂府衙后院那条狗。”
“奴才不敢!”
兴儿抱着裤子,一溜烟跑出去了。他走后,屋子里没人伺候,孟言只好自己穿衣洗脸,沾了水的毛巾敷在脸上,温热的水汽,孟言不由得就想起了梦里的那个汤池。
孟言猛地摇摇头,甩掉脑海里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一定是这几天太累了才会这样的。
之后连着几天孟言都跟着李大人到处查看灾情,孟言大致了解了目前泰州的受灾程度,他拟了个折子,把这里的情况详细给皇上汇报了一遍。
三十万两赈灾款到了后,按着之前的分配拨了一些买粮食储存,另拨了青雾县挖沟渠的款项,还余下二十万两,孟言不发话,李大人也不敢擅动。
这日他们外出归来,在府衙用膳时,孟言让府衙里的文书先生将泰州附近所有的水源都列个单子出来,李大人不解问道:“殿下这是何意?”
“要治理旱情,不能只等着老天爷下雨,《荀子》有云:‘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如今有了朝廷的拨款,丰富粮仓是一项,兴修水利也是极重要的一项,这些日子跟着你四处看来,泰州山多湖少,平常气温也干燥,是极易发生旱灾的,只是从前都不严重,所以未能引起重视,若是这次再不有所防范,以后这样的大旱只怕还会发生。”
李大人惶恐不安道:“那依殿下的意思,该怎么做才好?”
孟言道:“寻找到泰州周围的水源,挖沟渠连到泰州境内,先暂时缓解现在土地缺水的情况,再在泰州修建大型蓄水池,修建水坝,储水以备不时之需,往后若再遇到此类情况,便可开闸放水,不至于如此无助。”
李大人连连称绝,“殿下果真才学卓绝,此方法甚好,微臣佩服。”
孟言挥挥手,“行了不必奉承,这几日将粮食分发下去后,李大人就命人着手准备此事吧,我会一直在泰州等着灾情有所缓解再走。”
“是,微臣领命。”得了孟言的方法和支持,李大人整个人仿佛都有了希望。
之后几天给灾民发放粮食的时候,孟言挑了几个受灾严重的县亲自去了,老百姓看到皇上的大儿子亲自来给自己发放粮食,都感激涕零,高呼皇恩浩荡。
这些自然都被李大人写在了上奏的折子中,皇上在御书房翻看着下面呈上来的折子,面色轻松,对着董怀夸赞道:“想不到孟言第一次办差就这么得力,好啊,不愧是朕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