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太平长安 > 第104章

第104章(1/1)

目录

苏岑越听越不对,且不说一个监察御史,小小的从七品,怎么拿到的封一鸣收受贿赂的证据,单这一通言之凿凿的言论也不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能说出来的。

果不其然,吏部侍郎紧跟着出来补上:“吏部往年绩效审查,这个封一鸣任职几年间确实没什么作为,与其上级扬州刺史关系也不好,两人在不少政事上都持不同意见,且此人目光短浅,遇事瞻前不顾后,扬州地处江南重地,占全国税收的重中之重,封一鸣确实不适合担此重任。”

苏岑心道果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前面有监察御史将人一踩到底,再由有分量的吏部出来补一脚,不提封一鸣贪赃,反说他能力不够人品不行,最后点出扬州的重要性,那便是无论如何都要将封一鸣赶出扬州去。

这封一鸣是得罪了朝中哪位人物,这是要把他往死里整啊。

苏岑不由联想到不久之前封一鸣上的那封折子,当时他只顾着看案情了,并未在意案件发生的地方。

有道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以烟花风月著称的扬州城,实则还有“雄富冠天下”之名,各地商贾云集,繁华程度甚至不亚于长安城,淮南道的税收扬州自己就占了十之六七,不可谓不厉害。

苏家世代经商,自然也不会放过这块沃土,苏家经营的茶庄在扬州就有最大的分号,再加之岳家的江宁布庄本家就在那里,大哥如今更是常驻扬州,一心经营分号。

扬州繁盛不容置疑,却也是多事之地,像最近一直闹的不可开交的官盐私盐之争,扬州就是主战场。

从监察御史的弹劾看来,封一鸣是有心向着私盐贩子的,若他真是牵涉其中,那之前模棱两可的那件案子真是那么简单吗?

苏岑不由看了看李释所在的方位,依旧一个俊直的背影岿然不动。他一直知道李释是想着废除榷盐令的,所以才放纵私盐泛滥,以此冲击官盐市场,逼迫那些榷盐商主动放弃榷盐权。那封一鸣私交私盐贩子是由李释授意的吗?如此情景李释保还是不保?

众所周知官盐是受朝廷保护的,榷盐令也是当初朝廷发布的,而私盐却属违法贩卖,为历朝历代所不容忍。这件事早已不限于一个封一鸣,这是有人拿封一鸣起意逼着李释站队,官盐还是私盐,榷盐商还是私盐贩子,顾全朝廷脸面还是继续一意孤行,苏岑不禁也好奇,李释会怎么选?

只见李释轻敲椅子扶手的那只手停了停,摸了摸指间扳指,轻轻一笑,道:“说来凑巧,我这里也收到一封奏本,”随手往身后一递,一个郎中立即接过来,李释道:“来,念给大家听听。”

接了奏折的郎中念道:“臣扬州长史封一鸣冒死进谏……臣弹劾扬州刺史薛直串通都督曹仁、盐铁转运使邱继盛、别驾张鸾、监察御史梁杰兴伙同扬州榷盐商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以权谋私、欺上瞒下等一十六条大罪……天理昭昭,清明不复,臣伏地不起,恳请陛下惩治奸佞,还扬州吏治清明,臣当万死不悔……”

那侍郎话至最后,语调颤抖,手上奏折几欲落地。

朝堂上由哗然转为死寂一片。

封一鸣这封折子已不属普通的弹劾,这是死劾,冒死以谏,不是敌死,便是我亡!

连苏岑尚且定在原地滞愣了几分,一是为这位封长史的勇气,二则是他所奏的内容,若封一鸣所奏属实,那整个扬州城官场上至刺史下至御史、文官武将岂不是没有一个好人了?

李释等众人回神之后才问:“诸位怎么看?”

先前侃侃而谈的大臣们的哑口无言,最后还是吏部侍郎站出来小心翼翼道:“只怕是封一鸣太激进了,他心知自己犯了罪,这便疯狗一般乱咬人,要真像他所说的,那扬州不早就反了?”

李释点点头,“那就派个人下去查一查,到时候孰是孰非就清楚了。”

“王爷,”一谏议大夫出列道:“臣早有耳闻封一鸣与刺史薛直不和,这两个人互相攻讦恐怕是因为旧怨。”

“哦?”李释挑挑眉。

立马又有人出来道:“臣也有所听闻,封一鸣和薛直同为松江华亭县人,如今又共事一处,政见不合积怨多年,所以才闹到今天这个地步。”

李释便问:“那依你们看这件事该如何处置?”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吏部尚书李琼最后出来打圆场,“即是宿怨所生,那两人参奏便都不能当真,就一人罚他们半年俸禄,让两人握手言和共同造福扬州百姓才是正理啊。”

“嗯,”李释点点头,“那便允卿所奏。”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