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2/2)
“琴艺茶道、治国之道、文韬武略……天地人伦、床第之事,太傅都要一一教会孤才好。”
说到最后,他的嗓音渐低,隐隐带着揶揄沙哑。
要不是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苏融真想去扯他这张厚脸皮。
两人最后走累了,在河岸边坐下,一边分吃刚买来的热乎烧饼,一边看河面上的盏盏花灯。
越晟一向不挑食,但苏融难伺候得很,一张烧饼被他评头论足,最后勉强啃了啃边沿,剩下的都进了越晟肚子。
“早点回去吧,”越晟碰碰苏融的耳尖,感觉夜风都把这小片细嫩的肌肤吹凉了,于是说,“你晚上吃得少,回去再让下人炖汤。”
“嗯。”苏融垂着眼,忽然弯腰轻轻一捞,提了盏简陋的小花灯上来。
看着苏融从花灯里取出了一张叠好的字条,越晟有点不明所以,苏融解释道:“民间传言,把愿望写在纸上放进花灯里,就会随着水流飘到心愿之处去。”
越晟心不在焉:“无稽之谈。”
苏融展开那纸条,就见上面清隽的字迹写着:“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越晟瞥了一眼那句诗:“这是要做什么?”
苏融:“估计是某位小郎君写给他心爱的姑娘的。”
越晟蹙眉想了一会儿:“写了就能送到姑娘那边去?”
苏融觉得好笑,方才不还一副不信的模样,如今怎么又问起来了?
他故意逗越晟道:“那当然,莲花灯神灵庇佑,只要那姑娘也与这小郎君两情相悦,就会在月中时分等在桥头,有心的话,一眼就能认出来哪盏灯是送给自己的。”
“在民间,叫河灯传情。若非天定的姻缘,其他人都难做到。”
越晟听得入神,甚至有些怔住了。
其实这番话是苏融随口编造的,民间确实有以花灯寄美好心愿的习俗,但也没苏融说得那样玄乎正式。
越晟突然说:“那你会捞到我的花灯吗?”
苏融挑眉:“你放了灯在河里?”
越晟站起身:“这就去放。”
苏融没来得及拉住他,好笑地看着这个玩性未褪的小崽子匆匆沿着河岸走,竟是真准备要去买花灯。
身边掠过个黑影,苏融转头,就看见越晟身边的侍卫,那个叫随雨的,眯眼笑着问自己:“公子可要我们帮忙?”
苏融:“帮什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