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1/1)
“这就奇怪了,如果火是蔓延过去的,人们没理由忽略琴山别院的火势,况且仅仅一道之隔外的偏房烧的满天浓烟,吵得沸沸扬扬,林皇后与废太子也不该无动于衷。”
“所以你认为,死的人并不是真正的皇后与太子。”
君子游嘟着嘴,歪着脑袋看向萧北城,又摇了摇头,“亦或是早在火势烧来以前,他们就被困在别院里动弹不得了。就算在大火中身亡,也很少有人是被活活烧死的,木材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也是致命的毒物,吸入太多就会头晕目眩,丧失意识与行动力,重者更是危及性命。”
他连翻几页,找到了记录现场状况的关键部分,“卷宗记载,林皇后是在墙边的角落里被人发现的,废太子则身体僵直着倒在房间正中,死状恐怖。因此查案的人推测,废太子是自己想不开了放火自焚,林皇后救子心切,冲入火场没救出来人不说,自己也不幸遇难。容我多嘴一句,人是得绝望到什么程度才会想到用纵火这种伤人害己的低劣手段自杀啊?”
君子游现在后背还火烧火燎地疼,总觉着这个死亡现场过于诡异了,“死者身体僵直……除非废太子这个时候已经死了,否则火烧身体,忍耐力再怎么强的人都不可能做到一动不动,就算没死,他肯定也是无意识的状态。”
萧北城拖长调地“嗯”了一声,捏着薄纸,似乎有了头绪,顺着他的思路推理下去:“照你这个说法,林皇后的死状才是正常的,她匍匐在地卑微求生,拼命呼吸所剩不多的空气,并试图爬到门前求救。会不会,琴山别院并非案发的第一现场?”
“只有最先进入火场,并且在景陵说得上话的人才有机会动手脚,他的身份不会很尊贵,即使遇险也不会令人在意……能找出这样的人吗?”
萧北城回忆着这份看了足有上百遍的卷宗,快速翻动着纸页,猝然停下,指着角落里非常不起眼的一个人名,“就是这个人。”
时任景陵大总管的太监,李炅。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也是双手奉上万更,能够感觉到头顶逐渐稀疏……难过。
感谢各位看文的小可爱鸭~
第162章人证
为了探查当年的真相,萧北城立刻命人去查了这位太监的下落,得知李炅年事已高,蒙皇上恩宠,前几年便出宫养老去了,如今就住在长安城郊外的一处小宅子后,当晚便带着君子游去了他的住处。
说起来这李炅今年六十有二,在宫人里并不算最年长的,按规矩是该在宫里老死的,不过是早些时候得先皇重用,做了许多不干不净的事,手上也沾了不少血腥,渊帝念在他曾侍奉过先皇,近些年腿脚不好又染了一身老病,难以做事的份儿上,便放他回了乡。
不过这李炅是个念旧的人,家里亲人已经死的不剩谁了,就惦记着能在望见天子的地方栖身,于是娶了几房妾室,在京城外安了家。
去的时候,君子游还说着风凉话,“有钱就是好啊,太监也能娶妻,一把年纪了,都无须丫鬟伺候,床前床后都是自家媳妇儿,舒坦哟……”
萧北城却是愁眉紧锁,反复看着那几页卷宗,就差把纸面盯出个窟窿来了。
君子游知道他的顾虑,多年来一直想要探查的真相,如今就在眼前触手可及,他反而没了一触的勇气。
君子游悄悄抬起腿,在萧北城膝间蹭了蹭,见那人抬眼,便是一脸恶劣的笑容,“王爷在担心什么,我都是知道的。放心吧,李炅既然安然无恙的活了这些年,是祸也是福,一方面说明他手中掌握的线索可能不足以揭开真相,另一方面也会成为我们重查此事的契机。至少不是涉案的相关人全都带着秘密到了地下,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或许吧,但我想不通的是林皇后与废太子之死就算可疑,可这与司夜,与定安侯,与母亲又有什么关系?”
“许多事情并不像我们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也许……我是说也许,长公主她……”
话到中途,马车便停了下来,沈祠探头进来小声道:“王爷,前面就是李炅的住处了。”
出门前萧北城特意换了身低调的衣裳,让人很难想到是缙王屈尊来此。而君子游则是随意披了件轻薄的斗篷,是怕衣物过于沉重,赘的伤口发疼。
两人早早下了车,一路穿过狭窄的小路,萧北城小心扶着君子游,连他一口气喘急了都要停下来担心许久。
短短一段路程,足足耗了一炷香的时辰,等到李府大门前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