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1)
戚长风松了口气,他一下子把头砸了下来,大脑袋不得章法地蹭着躺椅拱了过去:
“殿下怎么能这样?臣自小就死心塌地跟着您,这么多年都没动过二心,殿下怎么能不赏臣一个名分呢!臣——臣心里委屈!”
他刻意讨这被自己吓了一跳的小东西开心、作出这样夸张至极的痴男怨女姿态,又好笑又滑稽,逗得康宁大笑起来,眼角眉梢都神采飞扬、大大地弯起。
“嗨呀,你怎么就这么笨呢,岂不明白这个道理——”小皇子一指头戳在将军的大脑袋上,“本殿下不给你名分,你日后也才好动二心呀!”
第67章茁茁她想要爱谁都好
出嫁七年的大公主在深秋时生下了自己的长女。
皇族中久未有过这样的好消息了。平日里没人细想,但是自从储君薨逝——好像无论是嫁娶还是婚育、这两年的皇室再未有新添的丁口。
新生儿的到来给所有人带来了一种快乐的念想。纵然因天气转冷,小小的婴孩还不能抱来宫中,但随着这个小家伙长大满月,皇子公主们纷纷开始上门探望。
其实宫里也不是没有小孩子。太子留下的小女儿黎宛便一直住在东宫,现在也有六岁多了。
在太子离世前,康宁是很疼这个小侄女的,他那时伏在黎宛的摇篮边,听着太子口若悬河地讲着他对这个女儿的期望——黎菁宇说他要亲自带阿宛到华中千里平原上跑一跑,要让她从小先习颜公的字,还要带她去看城楼上高高的月亮。
“宁宁,你不知道她有多聪明!”初为人父的太子当时兴奋又骄傲,“她现在已经会翻身了!你知道吗?奶娘说这比她见过的所有孩子都要早!”
在那个时候,因为焦灼的局势和杨皇贵妃的种种动作,康宁和太子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开始隐隐变得紧张。但是在那个温馨的下午,在只有一对兄弟和新生的婴孩躺在摇篮里咿咿呀呀的场合中,所有局促、猜忌和疏离都暂时被他们淡忘了。
康宁听得不住发笑:“大皇兄想得也太早了些,阿宛还小呢!聪明灵透我倒是没瞧出来——我看她好像就是个吃吃睡睡的胖丫头!”
“嗳,不要乱说话,你又没见过小孩,你哪里懂啊!你皇兄是从小看着你们长起来的,这孩子聪不聪明,我一眼就能看准了!”黎菁宇不服气地把他闺女抱在手上,“再说了,我们阿宛哪里胖啦?纤秾合度、骨肉匀停——分明是刚刚好。”
当日有多少值得回味的快乐,过后回望全都是旧伤。
太子去后,康宁昏昏沉沉病了有一年的时光。等他再踏入满目缟素的东宫,前去看望黎宛的时候,昔日襁褓中小小的婴儿已经能跑会说话了,她抱着奶母的腿半躲藏在后面,眼神中又抗拒又害怕、还怀着一个懵懂幼儿的那种憎恨,她尖声叫喊道:
“你害死了父王!你是东宫的仇人!不许你跑来我的地盘上!”
太子去后愈发苍白沉默的太子妃当时勃然大怒,连声怒问:“是谁教了阿宛这样的话!是谁对她这么说的?把阿宛身边伺候的人给我拉下去——拉下去打死!”
然后这消瘦的女人起身大步跨到黎宛身旁,把惊恐的小姑娘一把抱了起来,“阿宛,跟你的小皇叔道歉赔罪!快点!你听到没有?”
实际上太子妃真的是出于为黎宛好的立场。
康宁这位小殿下无论在外面得到怎样的追捧喜欢,但是在东宫,他的名字却与一道魔咒无异。不管太子之死与他到底有多少关系,自从太子薨逝那夜,杨妃在天下人面前歇斯底里地讨伐了康宁之后,东宫和望舒宫便再也没可能保留一点点哪怕是表面的温情了。
现如今,望舒宫深受皇宠、如日中天,她们东宫却早已失去了黎菁宇这个最大的依仗,她们现在能够依靠的无非是皇帝的那些移情怜爱罢了。黎宛这个太子庶女在杨皇贵妃那里好像没有一点点分量似的,而徽帝再怎样怜惜这个失了亲爹的孙女,又如何能与他心肝般的幼子相比。
太子妃生恐还不懂事的黎宛得罪了小殿下,会让小姑娘连仅剩的祖父垂爱俱都不剩了,这才慌忙按着这个无知幼儿赔礼道歉。
只是黎宛并不是她生的,太子妃又素来只是命她生母亲手抚养,小孩子同她丝毫不亲近,此时更是吓得放声嚎啕。
康宁那时只觉得浑身上下一点力气都没了。好像他此刻已经变成了世界上一个极恶毒的人,正在欺逼自己过世亲兄遗留在世上的家眷、还伤害了小侄女本来快乐安静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