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2)
奉吉跟在他身后,也叹了一句:“长公主最是喜欢漂亮的事物,裴夫人这般好颜色,长公主见到了定然欢喜。”
他话音刚落,赵元瑜已是提步走了。于是奉吉又加快脚步跟上去,一边问道:“爷,咱回宫吗?”
“先去一趟临江楼。”
“可是谢大人那里有进展了。”
——
临江楼内,谢不允已经等候多时。
赵元瑜主仆甫一入内,三人便直入正题。
“你是说,当初阿姐落难曾经藏身于常乐坊?”
“对,我这些时日花了些功夫,终于揪出了当年侥幸逃脱的成王府亲兵。据口供,当年公主府走火之后,成王曾派大量人手到处搜查,只是常乐坊那地方鱼龙混杂,他们只是草草略过。而后来发现长公主踪迹之处却是在常乐坊附近。”
谢不允顿了顿又接着说:“而且,我从他口中证实了,阿瑾当初被囚禁时确实是身怀有孕。”
赵元瑜登时像是泄了口气,他颓然道:“那孩子呢?这么多年过去了,孩子还在吗?”
“圣上放心,我已经派人去常乐坊打探,相信不日便有结果。”
说着,谢不允端正神色,缓慢而又坚定地补充了一句,“无论是死是活,我必然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赵元瑜闻言神色动容,他一只手拍了拍谢不允的肩膀,“不允,谢谢。”
时隔多年,一君一臣,两人早已不是当年的少年郎,可事关赵瑾,足以让两人摒弃以往所有的争执。
然而他们之间的交集也仅仅只有赵瑾了。
这时赵元瑜突然想起早间遇见的苏晚,于是又开口道:“不允,你那徒弟倒是争气,几位阁老可是将他的文章夸出花来了,颇有你当年的几分风采。说不得几日后,京城又要多一位惊才绝艳的探花郎。”
“陛下谬赞了。”谢不允绷紧的脸上终于带上了一丝笑意,他自然是早就知道裴寄上榜一事。
想了想,谢不允又补充道:“殿试之时,圣上可不要因为老头子的原因有失偏颇。”
赵元瑜正想反驳“科举一事,岂容儿戏”。赵元瑜下一句话已经出了口,“虽说我这徒弟长相俊美,出身不怎么样,可保不准就来个三元及第。”
三元及第一出口,赵元瑜的神色就淡了下来。
其实他登基至今十几年间,也不是没出过有希望三元及第的举子,若是其他皇帝,恐怕就成全了三元及第的好兆头。
可惜,赵元瑜,最是讨厌三元及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