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1/2)
岳老夫子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说话。
可以怀疑文人读书读傻了,却不能怀疑文人的忠君爱国之心。
武帝曾经下过律令,南朝不可斩杀言官,也是如此。岳老夫子比傅骁玉在朝时间还要久些,他最早侍奉的,是武帝与文帝的父亲,真正的三朝老臣。
岳老夫子爱国,却不一定忠君,他的忠诚源自对南朝的欣荣繁盛的希冀。
傅骁玉与其接触,并未向周崇想的那般,将岳老夫子“挖”了过来,做宫中暗线。他只是与岳老夫子提了提宫中各位皇子的赢面。
太子与二皇子斗得不可开交,周崇作为武帝遗腹子,有文帝与皇子顾忌,却也有武帝旧部与朝中老臣支持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周崇想做皇帝吗?
想的。
但周崇更怕死。
或许是几年安生日子过了,周崇身边有了严舟、文乐,他总觉得不做上那个位置也是可以的。做一个闲散王爷,天高皇帝远,快乐似神仙。每日就等着收纳百姓们的供奉,自己在哪个山头修个大宅院,就跟土皇帝似的。
岳老夫子能看出来周崇那动摇的为帝之心,若这九殿下又重回那般怯懦,不如不救。
观星苑一事,既是太子为剪周崇羽翼做出来的局,同样也少不了傅骁玉与岳老夫子隔岸观火。
国子监长居宫中,人脉关系繁复而严密,岳老夫子的眼线,不少于傅骁玉这么多年运筹帷幄的人脉。
岳老夫子知晓太子会挑在祭祀这一天玩些把戏,他就站在周崇身旁,看着他如何反抗。
周崇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手还发抖了。
岳老夫子心中暗笑,抬眼一瞧,却从那周崇的眼中看出了森然的悔意。
他在后悔什么?
岳老夫子细细琢磨,料想那动摇的为帝之心怕是在这次阴谋中更加坚实了。
太子与二皇子为争皇位斗得不可开交,但两人似乎打定了主意,先将周崇这个血脉都不纯的人踢出局。
岳老夫子一边喜欢周崇的单纯赤诚的性子,说稚子何辜,一边又暗叹他过于赤诚,还不够在这皇城根站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