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1/2)
说完与权谨一同离去。
于试鸣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于三儿这话不就是说的他吗。
谁人流连勾栏不是图个刺激快活,哪儿像他一样,竟是忘了身份,娶了回去,还留了那贱人的种,让这不入流的东西顶着于家嫡子的名号肆无忌惮。
于三儿姓于,也是权岫心地善良,父辈的事情都是自己做的孽,与孩童无关。南朝以孝为先,权岫也是存了让于三儿记得自己亲爹的意思,不要忘孝。
在权家平安长大,于三儿比起权谨的受宠有过之而无不及,虽说文不成武不就的,人却不傻。
于家做的事情,他知道,也清楚。
权谨打量着于三儿的表情,买了一袋子糖炒栗子给他,说:“瞧你魂不守舍的,还想着刚才的事儿呢?”
于三儿摇摇头,剥开栗子吃,说:“我约了人,在想着一会儿去哪儿玩呢。”
权谨失笑,揉揉于三儿的脑袋。
十二三的小子,能顶事儿了。
陆洲每年中秋都要放百姓灯,这季节要赶在金林,早就开始冻人了,只是陆洲竟还湿热着,人挤人更是难耐,风一吹各种吃食味道混杂在一起。
于三儿揣着一袋子糖炒栗子,站在河边等。
肩膀被人拍了拍,于三儿回头瞧,倏地后退一步,说:“你、你来了。”
吴絮今日好好打扮了一番,脸上带着小纱巾。她年纪尚幼,并未及笄,没有头面带,缠着她娘给她梳了两个鬏,用红绳绑着,上头卡着一朵兰,瞧着温婉可人。
于三儿摸摸鼻子,说:“我刚瞧见一处看百姓灯的好地方,我带你过去?”
吴絮点点头。
她本来不是这么娇柔的性子,可见着于三儿不知道怎么的,就是脸红红的,不敢抬头看人。
两人并着走,一前一后。
街上的人摩肩接踵,叫卖声不绝于耳。
于三儿一步三回头,生怕人丢了,侧身对吴絮说道:“你抓着我袖子吧,我老怕你丢了。”
吴絮娇嗔地拍了他一下,一手拿着小包裹,一手紧紧地攥住了于三儿的袖口。
周围人很多,吴絮家父亲十分忙碌,常年在木匠坊干活儿,母亲对她管教甚严,还从未这般自由地走在街头。
中秋出来做买卖的人也不少,吴絮看花了眼,一扭头,瞧见那卖簪花的老伯。那簪花可真是漂亮,活像枝头刚采摘下来一般。
离她最近的是一朵梅簪,她手里的包裹还没送给于三儿,便空出另一只手去拿那簪子细看,没成想一松手,刚握住那簪,人潮汹涌,就把她牢牢地掩盖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