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2)
男男女女们在护城河边上各占一隅,手里拿着花。护城河中间有一个固定好的铜制壶。壶上勾勒着鸳鸯、大雁一些镶刻。壶口不过孩童手掌大小,离岸边有三丈远。
每逢七夕佳节,朝中会选一个人来揭开壶口。男男女女们把手中的花、宝石、金银玩意儿投掷进去,要是投进了,这一整年就会心想事成。
今年也是一样,文乐和思竹在岸边看着,那河中央的壶口已经开了,从日出到日落就没几个投掷进去的。壶口边上已经积攒起了不少的花,还有一个荷包漂浮着,不知道牵动着是哪家女儿的心。
“少爷,看半天热闹了,咱投一个试试呗?”思竹说着,把纸包里的核桃糕递给文乐。
这核桃酥是家里厨子做的,南边儿的口味,味道咸甜。不像金林的甜点,都是甜得发腻的味道。他家核桃酥可是带着咸味的,里头嵌着炸酥了的花生瓜子杏仁和红枣干,一口下去香脆可口,还掺着淡淡的甜味,一吃就停不下来。
文乐轻哼一声,看得兴起,吃着核桃糕嘟囔道:“女儿家的玩意儿再来一块儿。”
“这就最后一块儿了,老夫人说了,让我盯着您吃甜的,再有上回那样给自个儿牙吃坏的情况,头一个挨板子的就是我。”
文乐砸吧砸吧嘴里的甜味,看着手指上残留的糖丝,镇国将军府少将军的名声占领理智高地,没好意思舔指头,随手擦在袖口上。
“哟,那是祭酒大人吧?”
“哪儿哪儿呢!”
“坐轿子那,我就记着祭酒大人的轿子四周放了荷叶包,闻着就是一股香味,你眼神好替我瞧瞧,那轿子顶是不是挂着荷叶包呢?”
“还真是!”
说话的声音吵闹,此起彼伏。
思竹现在听到“祭酒”大人四个字就头皮发麻,一言难尽地瞥了眼自家小少爷的脸。
果不其然,刚刚还颇有兴趣看着投壶游戏的文乐,脸都臭成一团去了,就差皱着眉骂娘。
事情还得从今年年初说起
文乐是镇国将军的亲孙子,还是年纪最小那个,打小就受疼爱。而傅祭酒傅骁玉,跟他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傅骁玉这人,是前朝老臣。明明一个刚弱冠的青年,怎么就成前朝老臣了呢。这故事可不短,当地的小孩儿小时候都得听傅神童的故事。
三岁识字,五岁背诗,七岁就敢跟人家国子监的书生们挤在凉亭对对联。有回前朝武帝微服私访,去街上溜达一圈,正好瞧见傅家开的酒楼开业。九岁的傅骁玉写了两句诗“才艺足当恩宠别,园林月白秋霖歇。”
皇帝站在楼外头看了许久,最后给店小二补上了两句诗,正好和傅骁玉的每句开头凑成一个“财源广进”四个字。
傅骁玉在店里大堂用餐,看到店小二给的纸条,立马追出来,对着皇帝行了学子礼,奉请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