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1/1)
安裕容遂揽着颜幼卿,硬拖去院子里大水缸边照了照。脸颊上三道白杠子,滑稽得很。水中倒影清晰,背后冒出嬉皮笑脸的半个人。颜幼卿来不及瞪眼,另一半脸颊上也添了三道杠,左右对称,活像一只炸毛的猫。他作势往水缸里伸手,安裕容赶忙拦住:“哎,这个水凉,进去拿热毛巾,我给你擦。”却不料被颜幼卿反手一带,将剩下的面粉统统扑在了衣襟上。只见面前人狡黠一笑,整张脸在自己肩头滚过,一个横跃纵身跳开,倏忽进屋去了。
安裕容拍着身上的面粉,摇摇头,笑了。
门里却又探出一个脑袋,故作凶相:“还不进来?想挨冻着凉么?”
“不敢不敢,来了来了……”安裕容笑出声来。正要抬脚,院墙外有人问:“陈阿公在么?”
“在,哪一位?”安裕容一面应声,一面心中纳罕。江南风俗,关门吃年饭,一说闭门生财,也有人说为的是年关躲债。总之到得除夕日午后,村中皆默认互不串门走动了。陈阿公虽是孤老,辈分却不低,这时候有人上门找他,大约是村里出了什么事。来人是个年轻后生,见了应门的安裕容,十分拘谨,坚持不肯进屋,只磕磕绊绊说明来意。
原来清湾镇地界上下五村,历来有舞龙舞狮做春会的习俗。各村或出一条龙,或出一对狮,自新正初一到初五,五个村子轮番演一圈,最后到清湾镇汇合,争个高下,赢个彩头。本村自来出一对狮。未料舞狮中有一人昨日下塘挖藕,不慎扭伤了脚。情急之下不知何人可替,村老们需聚在一起商议此事。
安裕容忙去厨房寻陈阿公。陈阿公放心不下灶火,颜皞熙直拍胸脯:“阿公放心,有我哩!我都会了!”
陈阿公虽犹豫,到底春会舞狮事关重大。再者这般聪明伶俐文武双全的小小少爷,举人老爷的春联都能写,小半天工夫,学会烧个柴火灶,想来不在话下。擦把手便走了。
颜皞熙端坐在小板凳上,双手撑住膝盖,两眼直勾勾瞪着灶眼。安裕容瞧得有趣,乐了一回,转身去看女士做菜。郑芳芷正在炸酥肉,满福嫂则从坛子里往外掏红糟肉。她二人一个做的是兖州名菜,一个拿的是越州佳肴,南北搭配,相得益彰。这边颜舜华给母亲帮手,那边黎映秋为满福嫂端盘,大小四个女人边干活边聊天,锅中劈里啪啦,嘴里叽叽喳喳,端的是热闹非常。
忽听得满福嫂惊呼:“哎!这大锅怎的不上热气了!”
大灶上蒸着红糖年糕,好几个笼屉层叠,正等着猛火上劲。原本笼屉底下大铁锅里开水咕嘟,蒸汽冒得直冲屋顶,这会儿却散了个干净,仅余水面一点涟漪。
“哎呀我的小小少爷,怎的剩了你一个在这里?看这烟熏的,快出来快出来……”
颜皞熙眯着眼灰头土脸钻出来,不甘挫败:“为什么添柴之后火反倒小了呢,不应该哪……”
满福嫂气得咒了句:“陈阿公个糊涂老头子,真个靠不住!”她焦心灶火,偏生手上满是掏肉沾的红糟米粉。一厨房能干人,除去她没一个会烧柴灶的,大眼瞪小眼,爱莫能助。满福嫂急忙忙便要去洗手,孰料救星从天而降。原来颜幼卿见安裕容半天没回去,遂寻到厨房来,瞧见这番狼狈景象,来不及笑话黑脸包公般的颜皞熙,呆头鹅般傻站着的安裕容,先弯腰收拾满灶膛浓烟弥漫的柴火。他抽出一根堵塞烟道的老树桩,将闪着红星的灶灰用铁钳扒开,再架上几根带叶枯竹。轻吹一口气,转瞬间如变戏法般,火苗呼呼上窜,熊熊燃烧。锅里开水咕嘟,蒸汽上涌,红糖发糕的甜香顿时绵绵四散,暖人心肺。
满福嫂长吁一口气:“多亏小少爷来得及时。这发糕最怕一把火烧不到头,软塌塌发不起来,不吉利的哪。”
颜皞熙作为新式学堂出来的新式少年,当然不信这些无稽之谈,但仍然羞愧得低了头。被母亲赶出去洗脸,径直去了前边包饺子,再不肯回来烧火。厨房众人又是一场笑,安裕容趁着笑声钻进灶台后,与颜幼卿挤坐在一处咬耳朵:“我看屋后檐下晾着芋头,洗几个过来烤正好。满福嫂秋天做的桂花糖还有几大罐子,咱们帮她多吃点。”
因午间没正经吃饭,天刚擦黑,年夜饭便吃起来了。厅堂里支起大圆桌,桌下摆着火盆,四周点起新式油灯,暖和明亮。桌上南北大菜并集,山珍海味齐聚,中西美食合璧,新旧风格交融,锦绣荟萃,惹人垂涎。
当中两个热腾腾大铜火锅,一个里是油汪汪的红焖羊肉,一个里是清凌凌的酸汤老鸭。这边一个红烧鱼翅,那边一个清蒸鳗鲞,这边一个红焖大虾、那边一个爆炒虾仁,这边一个炸酥肉,那边一个红糟肉……葱爆海参、糖醋鲤鱼、四喜丸子、芙蓉鸡片,这是兖州北派风味。珍珠丸子、梅子排骨、大汤黄鱼、火腿春笋,这是越州江南特色。三鲜饺子、红糖发糕、桂花芋泥,奶油蛋糕,甜咸点心属南北中西合璧,家酿花雕、舶来洋酒更是显出新旧风格之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