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1)
传单拿回来,五颜六色,图文各不相同,铺了一柜台。两人兴高采烈挨个翻看。原来这《时闻尽览》报社颇花心思,将自家报纸上不同专栏的特色文章单独拣出来,譬如讽世漫画、坊间逸事、浪漫诗歌、传奇故事等等,每种一页,印了十好几种不同的传单。尽管都是读过的内容,这么拼凑起来一看,居然别有趣味。《仙台山历险记》赫然在列,颜幼卿的心情有点儿说不出来的微妙。忽然想到,如此阖城盛事,《时闻尽览》这般风头正健的报纸,定然是要派记者专程报道的,不知道安兄与徐兄两位会不会出现?自己如今这副样子,也不知人家还认不认得出来……
三月二十三这一天,颜幼卿换上新浆洗的棉袍,认真梳了梳头发,随同王贵和并几位管事,早早便到娘娘庙外等着了。娘娘庙在码头上游方向,相距不过两三里。好在距离近,否则如今天这般日子,为了皇会巡城游行,河滨大道只许行人通过。如王掌柜之流,也是没有特权乘车行进的。
庙门两侧插满了旌旗彩幡,庙前广场并不大,是两条斜街交叉形成的一块三角形空地。斜街上密密麻麻店铺林立,均设有二三层露台。这些露台,就是观赏皇会节目的贵宾包厢了。位置最好的,本身就属于各大商行,除去自家享用,往往还预留了座位给各方头脸人物。位置偏一些的,或可对外出租,亦是一座难求。
本地警备局巡捕房早派了许多巡捕在此驻守,维持秩序。巡城队伍还在下河口码头没出来,庙前广场及两条斜街上已是人山人海,都想占个好位置,一睹为快。
广源商行在此有个专卖舶来品的铺面,属于下河口码头分店。面积虽不大,却是难得正对广场的好位置。胡大善人及给面子接了邀请的几位贵客,将会到此落座。吃过茶点,进庙内参加祭祀仪式,再出来看斗会表演。
王贵和一帮人在铺面门前恭候,颜幼卿站在最末。大老板姗姗来迟,下了马车,也没工夫与手下寒暄,只顾着延请几位贵客上楼。王贵和忙招呼伙计送上果品点心,亲自上前泡茶添水。几位在大老板跟前挂了号的管事一一上前致意,颜幼卿照例排在最后一个,鞠躬行礼,抬头问好。
胡闵行看上去约四五十岁,身穿长袍马褂,戴水晶眼镜,十分儒雅。颜幼卿心中略微诧异。原本以为商行尽做洋货生意,老板怎么也得是西装革履洋人派头,谁知竟是这般模样。
胡闵行见他是个生面孔,向王贵和道:“这位是……?”
“这是码头分店新招的账房协理。先生别看他年轻,做事能干得很。今番皇会筹备,他可出了不少力气。”
胡闵行点头,温声勉励两句,转而用心招待贵客。不多久,到了进庙祭祀时刻,王贵和等送走胡闵行诸人,重新回到自家露台。巡捕们开始清场轰人,腾出地方,预备皇会队伍进场。庙中祭祀需半个时辰左右,这一段时间大老板不在,王贵和等人尽可以占据最佳位置,尽情观赏。颜幼卿也托福借光,得了一个偏座。
管事们议论起自家几个皇会,其中水火流星当然备受关注。王掌柜笑道:“这个节目新鲜又好看,不枉我天天亲自跑鼓楼,下手快抢回来。巡城这段没打算上高跷,就是随便耍耍。待会儿斗会开始,咱把高跷一上,演起那五彩玻璃水流星,焰光灿烂火流星——等着瞧吧,今年皇会高跷魁首,定属咱们广源商行无疑!”
话音未落,喧天鼓乐传来,楼下人群中爆出震耳的欢呼声。越过攒动的人头,能看见各色旗帜服饰如一条锦绣长龙,蜿蜒而至——皇会队伍终于来了。
阿堵的话:
尼龙的实际出现时间,在三十年代。比故事背景略晚。
水火流星:/a/20141231/42838844_
第16章艺高人胆大
半个时辰后,海津军政商学各界名流代表步出娘娘庙,预备登上露台观看斗会节目。王贵和会同广源商行其他分店掌柜及高级管事们,忙不迭下楼迎接胡闵行等人。
颜幼卿站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望见那一群人当中,有好些西洋面孔。其中两位,竟然甚是熟悉——正是曾经在玉壶顶上住了两个月的阿克曼与其友人菲利普斯。跟随傅中宵谈判时,颜幼卿已经知道了此二人身份:一个是米旗国派驻海津租界的新任军事长官,另一个则是海津米旗国领事馆的新任秘书。这两个人地位颇高,与另外几名洋人一起,被围在最中间。颜幼卿远远向周围扫视一圈,又发现了约翰逊与科斯塔的身影。想来也并不意外,当初这帮一等座的洋人,本就是要往海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