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2)
萧砚宁仔细看了一阵,道:“听说这附近的村庄都遭了大旱,应是受影响了。”
这条街的街尾便是这座县城的城门,谢徽禛朝城门那头的方向瞧了瞧,见到有不少提着祭品的人出城,心下疑惑,派了人出去打听。
很快便有手下来回报,说这县城外头有一座土地庙,当地人十分信奉,这是出城去拜祭土地神,求旱灾早些过去的。
“此次旱灾当属十年不遇,听说城外的地皮已经干得龟裂了,连当年被江水淹了的村庄残迹都重新露了出来。”
萧砚宁闻言多问了一句:“这里的村子被江水淹过吗?什么时候?”
“十年前,江洪冲垮了这附近的一段堤坝,淹了七八个村子。”侍卫道。
谢徽禛一挑眉:“十年前?”
十年前,正是谢朝泠派人来这边查那铁矿之时。
事情有些巧合,由不得他们不注意,谢徽禛当即道:“先吃些东西,一会儿我们也出城去看看。”
几个侍卫继续出去打探消息,很快将当年的情况问了个七七八八,当时连夜暴雨,江洪猛涨,某个夜里临近这黑水县的一段刚修成不久的堤坝突然被冲垮了,洪水倒灌进来,一夜之间淹了七八个村落,死伤无数。
“刘巡抚当时是这灞州府的一个地方官,因这决堤之事,灞州当时的知府和这黑水县的知县都被陛下处置了,刘巡抚顶了知府的位置,之后才一路扶摇直上,但是卑职等打听来的情况,说当时负责监工修缮那段堤坝的人,其实是刘巡抚,只因他不是主官,才托关系逃脱了责罚。”
萧砚宁疑惑问谢徽禛:“修缮堤坝不是由工部负责吗?为何会是当地的地方官监工?”
谢徽禛解释道:“堤坝修缮之时正值朝局dòng • luàn、逆王谋反,朝中六部自顾不暇,哪管得了这事,便全部放手给了地方上,地方上也借机巧立名目问朝廷讨要银子,乱得很,后头逆王倒了,陛下接管朝政,才逐渐遏制了这些乱象。”
萧砚宁有点不知说什么好,朝政从来不清明,他并非不懂,只是知道得越多,心里越不得劲而已。
出县城时已是申时末,那土地庙就在城外不远的地方,远远能看到跪拜祭祀的民众,这边倒是不见什么流民,黑水县的知县听说还有几分本事,当地灾民都妥善安置了。
谢徽禛带人绕过那土地庙,直奔当初被江水淹了的那一段堤坝处。
这边后头朝廷派人来重新修过了堤防,被淹没的那几个村庄则变成了一座内湖,连着附近的山脉,但因这两个月大旱,水位已下降至不及成人小腿深,大片河床曝露在外,当年那些被淹了的村庄残迹也露出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