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1)
思来想去,她托人给谢霖传了一句话。想叫谢霖做东,给她跟丸子前线再组一次局,她好安安生生地给丸子赔礼道歉。
谢霖下衙门晚,人到府中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但即便是匆忙,凝香院这位世子爷的心尖尖要传的话,没有人敢忘记。
沈兰若的意思一传达到谢霖这里,他沉吟了片刻,还是答应了。
表妹能想通,自然是再好不过。这段时日闹腾得厉害,就是兰若钻牛角尖惹出来的。谢霖没有怪她,但确确实实有些烦。他白日里公务繁忙,回到府中还得为后宅的争风吃醋闹得两头包,再好性儿的人也绷不住,何况他并不是个好性子。
夜里回汀兰苑,谢霖就把沈兰若的意思带到了。
丸子没有不应的,不过还是当场表示了疑问:“表妹若是真心实意来道歉,自来汀兰苑便是。作甚非得去外院传一道,叫相公来跟妾身说?妾身难道就是那等不通情达理的小性儿之人?她来了,妾身还会为难她不成?”
谢霖顿时尴尬,传这一道,自然是为了告诉他她知错了。
不过这话叫谢霖怎么说?表妹素来心高气傲,难得低头认错,还能跟她计较这些不成?
他于是拍了拍丸子的后背,含糊地说:“你们往后和睦相处吧。天色已晚,若是还不累便陪夫君再来一场?若是睡,就赶紧闭眼儿。”
丸子轻哼了一声,嘀咕了一句:“这是看在夫君的面子上,妾身不与她计较。”
说着,她乖乖巧巧地躺下去,闭眼了。
谢霖借着窗外的月光看她,凝视许久,心中悠悠地叹气。
娶了一门体贴又通解人意的娇妻,若非他心中早已有人,当真是人生一大幸事。不过,便是他心中有人,这也是一件幸事。
暗叹着,他手不自觉握住了丸子搭在褥子上的手,闭目睡了。
丸子同意了和解,沈兰若自然也会认真。这一次的和解饭,姑且称之为和解饭吧,自然不方便摆在凝香院。沈兰若尚未出阁,哪怕谢家上下都认了她是未来的谢二奶奶,名分未定之前,也不能堂而皇之在她的院子宴客。
不过双方都有意和睦,沈兰若多掏了些私房钱,在京城最负盛名的豫满楼定了一桌酒席。为表诚意,沈兰若还特地邀了谢家的姐妹一道。
丸子与沈兰若隔空对视一眼,嘴角挂起甜蜜的笑。沈兰若做不到丸子这般周全,不大笑得出来,但也尽量不那么紧绷。谢家的姐妹虽不知两人之间的龃龉,但两人的身份叫她们都大致猜到了这桌酒席的用意。餐桌上,都在和乐融融地说话。
这一顿,自然是宾主尽欢。
好似自这一次酒席后,凝香院与汀兰苑之间略显紧绷的关系就消融了。谢霖作为夹在中间的哪一个,自然感受得到,心里不禁为丸子的体贴大度生了分感动。
和乐的日子过得快,转眼又是两个月过去。
虽然谢霖夜夜宿在汀兰苑,除了月信那几日和实在累的几日,他几乎夜夜向丸子索欢。但就算这么辛勤的耕耘,丸子的肚子一点动静没有。
谢霖还没觉得怎么样,但已经十六岁的沈兰若等不及,忍不住就打听起丸子的月信。
她动静不算隐蔽,很快就叫旁人发现端倪。
谢二太太当真是为这个侄女操碎了心。偷偷摸摸打听点事儿都藏不住手脚,这般急吼吼地问长房的月信,什么心思都摊在阖府上下人的眼皮子底下了!这不是在告诉谢家人,她急着要出嫁?等不及要出阁?
谢二太太一面替她羞一面又无奈,只能替沈兰若遮掩。
遮掩的结果,自然是她以谢霖母亲的身份,请了大夫上门替丸子号平安脉。
丸子伸着一只手,安静地由大夫把脉。
谢二太太喝着茶端坐在高位上,淡淡的脸色显得高深莫测。大夫号脉的过程并不长,但汀兰苑上下的丫头婆子大气不敢喘,生怕喘口气儿吓着老大夫叫他号错脉,诊出个不利子嗣的脉案来。
约莫一刻钟,老大夫捻着胡子笑:“少奶奶的身子骨康健得很。且观脉象,怕是自小呵护得精细,是个有福气的。子嗣这等事儿不急,开了怀,三年抱俩都是使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