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2)
太子又是一个自嘲的笑儿。
“是啊,谁能想到?我们以往出门,所到之处都有地方官提前打点好,哪里能看到这些?细细想想,也确实这样。京城的人,天子脚下,过得比其他地方都好。那些不知足斗来斗去的,都是吃太饱撑得。”
十阿哥看一眼太子二哥,自觉他这句话——骂的范围挺广——挺有道理。
“我就记得,康熙三十二年的夏天,淮扬徐州,整个江南地区天旱,汗阿玛担心的几夜睡不着,一面督促打井开渠挖深河道,一面领着我们兄弟去祭天祈雨,在天坛和地坛三跪九叩……
跪完后,我就记得自己衣服都湿透两腿打颤。汗阿玛说,你们觉得累,你们不知道,有多少人做梦都想这么累,可是他们没有力气去累,因为他们没有粮食吃。
老天再不下雨,他们明年还没有粮食吃,就要去举家逃荒……”
太子殿下也记得那个康熙三十二年,因为准备西征战事,本来就国库空荡荡粮食紧张,五月份天旱的奏报送上来,汗阿玛下令全国赈灾,开仓放粮,哪知道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地方官贪污,粮仓里一粒粮食也没有……
夏泽愆期,民心慌慌,两浙尤甚。汗阿玛夙夜焦思,寝食不安,但凡有从南方来的官员,他都亲自找人详细地问情况,一直到秋收之后,各地方奏报收成以及米价,情况稳定,才是放下一块大事。
“可是那个时候我们什么也不懂,只觉得汗阿玛太多劳累,担心汗阿玛的身体。”
听着朝里的大臣一起喊着“皇上慈悲爱民……”,看着众人的反应,只有条件反射的念头,哪个真,哪个假,哪个可以拉拢,有什么用处。
真傻。
兄弟两个不用照镜子也知道,自己的过去,活得多傻瓜。
太子看着那大街上围观祭神舞的人群,手里拿着一块花生糖舔一口不舍得吃的小娃娃,沉默。
十阿哥也看到两个孩子分一颗糖的情景,瞬间又想起那句“民生多艰任重道远……”,也是沉默。
好在,这都会解决,明年,后年,种子越来越多,粮食越来越多。
种子越来越多,粮食越来越多,有了余粮……大清的人口会更多,人多代表问题也也多,皇上也想到了,皇上和大臣们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