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2/2)
于风闻言也不推辞,招了一个士兵来给谢迁引路之后,便自行离去了。
谢迁确实也只是如他所说看了看,并没有多做什么,等到太阳下山,他便又只身回了荧阳城。
可他刚进客居的驿站,驿馆的管事就给他送了一封信来,说是从长浮京来的。
谢迁听到来处心头一喜,接过信就兴冲冲地跑回了房间里,他几乎等不及走到桌前,一关上门就靠在门边打开了信封。
在看到开头那熟悉的字迹时,谢迁嘴角都已经翘得老高,眼角眉梢似乎都是欣喜。
不过刚高兴了一会儿谢迁忽然意识到,他怎么就没期待过这是来自温遇或者谢缈的信呢,好像有点不孝?
管他呢,继续高兴。
这信是楚灵越昨夜加急送来的,一开始还欲盖弥彰地同谢迁交代了许多其他事情。
楚灵越说,谢迁刚走,庄之原带着治粟司的好粮回燕山城却在绥城被拦下的消息便传回了京都,楚灵越把这事告诉了温遥,温遥看后气怒不已,去御前实名状告治粟司、威云府还有北境庄家。
此事引得朝野大震,治粟司和威云府一开始抵死不认,还有朝中同僚为其说话,甚至还意图把话题引到赤令府和神枢府去。
而他们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证据在前也敢信口胡说,不过是吃准了天景帝行事优柔,一遇上不可拿捏的大事大多数时候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是这一次楚灵越也不知怎的,铁了心要把此事追查到底,他收集了许多三家往来勾当的证据,不仅限于此次换米和孙溪正在鸣翠轩洗钱的事。
治粟府和庄家换米之事由来已久,楚灵越把能查的几乎都查齐了;还有威云府早年在东南作奸犯科违法乱纪的勾当,前次楚灵越去东南,几乎也把他们查了个底儿掉。
这些证据光是奏折加起来几乎都有五寸高,楚灵越一并把它们递到了天景帝案前,并且他专门挑的御史台之人和记录天子言行的史官都在的时候去的,让天景帝不得不对这件事正色起来。
而如今,就正是治粟司和威云府焦头烂额的时候。
这些事楚灵越在信中只是略略提起,只言片语便带过了,可谢迁却仍然能够窥见这底下汹涌的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