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2/2)
姚彦哭笑不得,挑着柴火回了家,到家时,赵老头在做扫帚,这不是给家里的,是准备拿到镇上卖的。
姚彦走过去瞧了瞧,蹲在旁边指着那扫帚中间位置,“这里能编出字吗?”
“字?”赵老头垂头看了看,“我不认得字啊。”
“我试试,”姚彦特意选了几根颜色比较声的草,在赵老头的指导下将那草根嵌入扫帚中,接着用树枝在地上写出一个歪歪的“福”字,“小时候家里请长辈写对联,我见得久了,也认识这个字了,这是福气的福。”
谁知赵老头瞧着那个字,又看了看那扫帚,摇头道,“这福字不能编上去。”
姚彦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顿时恍然大悟,这可是扫帚,怎么能把福气扫走了?
“阿叔说得对,那就编晦气的晦字?把家里的晦气扫出去?”
“可万一家里有好事呢?”
旁边赶着鸡进圈的赵婆子过来道。
“那就做两把,一把多福一把扫晦?”姚彦越想越觉得有门,于是便开始跟赵老头学从头到尾怎么扎扫帚,然后将那四个字用染了色的线编上去。
花了四五天的时间,姚彦成功做出两把,看着漂亮不说,还扎实得很。
“上次的草鞋卖过后,就没见你来,我还以为你不会来了呢?”
杂货铺掌柜拿着那扫帚看了看,“你识字?”
“识得几个,”姚彦含糊道。
“不错不错,那小簸箕里面也能缏字?”
掌柜的又指了指旁边的小簸箕。
姚彦过去看了看,“能是能,可缏上后可能不怎么好看。”
掌柜的想了想后,也觉得有理,最后一把扫帚卖十文,一共四把扫帚,卖了四十文钱。
赵老头的普通扫帚,一个才六文钱。
“难怪说读书好呢,瞧瞧,多了几个字,就能多买四文钱,”赵老头喝了赵婆子递上来的凉茶后,感慨道。
“咱们彦儿就是聪明,”赵婆子一个劲儿地夸姚彦,姚彦有些受不住,接下来半个月里,除了种豆种红薯外,姚彦和赵老头就扎扫帚,为了节省时间,赵老头将扫帚扎到需要缏字的时候便会交给姚彦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