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2)
这样不仅便宜,而且量大。
赵家得的豆子都是卖到镇上的。
“咱们家的豆种啊,在咱们村都是排得上号的,”一边挑选,赵婆子一边笑着说起自家的豆子,“其实几年前咱们家的豆子也算不上好,得亏大郎舅舅那边送了些过来,这才好起来的。”
说起自己的娘家,赵婆子又陷入了回忆,“大郎小时候身体并不是很好,可说来也怪,只要去他舅舅家,甭管多皮,都不会生病,也正是因为这样,他舅舅觉得和大郎特有缘,于是就想让大郎走仕途。”
“仕途哪里是那么好走的,”赵婆子叹了口气,“就说咱们村的李秀才,从启蒙到秀才就花了不下两百两银子,还不说书册花销等,李秀才的娘又是寡母,苦得很。”
“……李秀才花销那么大,他娘……”
姚彦觉得这措辞都不好用了。
赵婆子看了一眼院门,接着侧头低声道,“他娘年轻的时候是大户人家的丫鬟,后来犯了错,被他爹赎回来的,听说奴籍消了,否则李秀才也不能走仕途。”
原来李家还有这事儿啊。
“大伙儿都猜,这些年花出去的银子都是他娘做丫鬟时攒下来的,也正是因为这,村里有好几个败了良心的,居然想把闺女卖到那贵人家去,等时候差不多了,再把人赎回来。”
“要我说,那大户人家哪里是那么好过的,多的是腌事儿,只可惜那些人被银子蒙了心,已经有两个姑娘……”
赵婆子有些说不下去了,她这辈子就那么一个儿子,有时候瞧着别人家的有儿有女,羡慕还来不及呢,怎么能受得了卖女的事。
“婶子别难过,”姚彦出声安抚,“人各有命,再说他们做这些事,以后老了也会遭报应。”
“可不是,”赵婆子擦了擦眼角,连连点头,“我当年也是这么劝的,可人家半点不当回事,还说那是他们的女儿,想卖就卖,和我们没关系。”
自己生的儿女,想卖就卖,若是被别人卖了,那才叫犯法。
可这个时代,大多数都是自己为了银子卖掉他们的孩子。
可叹可悲至极。
因为这个话题,气氛有些沉重,王婆子提着半篮子鸡蛋过来时,正好解了这气氛。
姚彦将空间留给她们,将选出来的豆种装好后,再把那些不用了的豆子捣碎喂给鸡吃。
下午王岚去山上找药材去了,她小时候最爱跟着村里的土大夫跑,自然也认得一些药材。
那人半昏半醒,却没有露出杀意,说明是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