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百一十七章:面目全非(2/3)
为了能够实现一鼓作气破城的作战计划。
黄毅还准备了很多草包和麻袋,这东西装土可以垒墙,铺在冰面上能够防滑。
当然,实战演习必不可少。
因为黄毅这个穿越者的搅局,历史走向出现了偏差。
耿如杞、孙元化这两位历史留名的封疆大吏没有在京师菜市口斩首。
谢链、朱万年等等文官武将没有被叛军杀害!
因为耿如杞留任宣大总督,导致官位出现了连锁反应,最起码原山西巡抚张宗衡没有升任宣大总督,而是回京担任兵部左侍郎。
大凌河城攻防战虽然还是明军失败了,但是并没有三番五次派遣援军打成添油战术。
而且时间线多拖延了半年,让后金军多损失了接近两千真奴,包衣奴才、蒙古仆从军的损失更加多。
造成这个结果的最大因素是吴襄听进去了黄毅的真知灼见,不是孙承宗这个辽东战场的最高统帅人品大爆发。
吴襄这个人除了打仗其他都行,他特会投机,所以擅长看人。
被黄毅救下后他就特意关注,最后得出结论,黄毅这个人了不得!
所以吴襄牢记黄毅的叮嘱,不仅仅给大凌河城送去了大量粮食和石碳,在接到火速支援大凌河城的命令之时不动如山。
他三次拒绝了孙承宗救援大凌河城的命令龟缩在锦州城,另一个总兵官宋伟见吴襄如此有样学样。
所以这两个总兵官的人马没有被皇太极打掉依旧齐装满员。
屡次抗命罪莫大焉,吴襄和宋伟当然惧怕秋后算账,他们一直在寻找战机。
所以在张春带领三万余兵马前来增援之时精选五千人马,由主动请战的吴三桂率领杀出了锦州城。
最新消息,张春率领的明军得到了锦州吴襄、宋伟的人马救援,没有全军覆没,大明少损失超过一万兵马!
这些兵马都是经过血战后突围而出。
他们之所以英勇顽强,是因为绝大多数兵丁来自永平府,都被建奴破了家,都有亲人在己巳之变遇难。
这些跟建奴仇深似海的永平府籍步兵利用偏箱车掩护打放鸟铳,还不时有弗朗机炮开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