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七章调兴和军(2/4)
权衡利弊足三天,王坤不装了,他决定摊牌了,想要平定登来叛乱,唯有调兴和军。
至于再次跟兴和军一起行动后会不会再被黄毅使唤得团团转,他不管不顾了。
但是他坚信,黄毅那个魔头不应该针对他。
因为们心自问,他回京师的这一个多月压根儿没想过报复,没有做出任何不利于兴和军、不利于黄毅的事儿。
跟着兴和军不就是苦点、累点捞不到好处么?
只要能够打胜仗得功劳,这不算啥,总比兵败被论死罪好吧!
于是乎,王太监举贤不避仇,当着王承恩、曹化淳的面请调兴和军入关平叛。
他还把亲眼所见的兴和军军容军纪坦言,并且信誓旦旦,只要有黄毅带领三千兴和军参与平叛,他王坤就敢担保必然成功。
崇祯皇帝知道兴和军,也知道黄毅,还知道黄毅是耿如杞的女婿,他还清楚的记得为了救父亲投笔从戎的耿章华。
不到三年,这两位小将已经成长起来了,都是从二品的副将了。
崇祯皇帝从来不介意文官武将年轻,因为他自己就很年轻。
想当年他仅仅十七岁,就能斗倒阉党逼死九千岁,算不算年轻有为?
崇祯皇帝一直都是自以为是,直到亡国前一刻才幡然醒悟,才知道瓦解阉党逼死魏忠贤的自己有多蠢。
现在的崇祯依旧是自我感觉良好,他看重耿章华和黄毅。
既然黄毅的兴和军能打,既然王坤认为调兴和军去登来平叛必然成功,那就调呗!
而王坤却在腹诽,调兴和军没那么简单,粮草、马料、开拔银不给足数,那个魔头绝无可能服从命令。
二月底,黄毅接到了兵部、宣大总督的调令,要求兴和军半个月内开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