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正确打开方式(3/4)
混凝土修建的火药库严禁烟火,为了方便搬运每一个木质火药桶只存放二十斤火药。
火药桶上面画了骷髅头写了轻拿轻放安全第一。
火药永远不嫌多,集硝是每一个根据地群众应尽的义务。
根据地政府不会让老百姓白忙,上交收集的硝土、芒硝按照含硝量称重拿钱。
有些群众经验丰富,带上笤帚簸箕去背阴处的山脚扫岩石上吐出的白霜,这东西就是天然芒硝,含硝量比厕所里的土高多了。
不仅仅是山脚背阴处,住房的阴山背后也会吐白霜。
积累了经验的群众,利用业余时间集硝,弄得好些的,一个月能多五六钱银子贴补家用。
黄毅就是这么任性,不吝啬给根据地群众发报酬。
他认为让根据地的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多了,才能够使得小小经济体实现良性内循环。
所以做火药的最重要原材料硝土、芒硝,在全民参与的情况下,产量每个月都在增长。
争取做到根据地自产的火药能够满足大规模炮战的消耗不是痴心妄想。
黄毅一直是脚踏实地,没有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采取的都是以后世的标准和计量单位。
明朝的一天分十二个时辰,黄毅没有改换这种习惯,只不过把一个时辰分为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又分成了六十分钟。
根据地没有时钟,但是大明早就有了,黄毅已经委托李维达帮忙买几个式样最新的西洋钟。
目的不言而喻!仿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