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 32 章(2/3)
用老太太的话说,“那些东西知道知道就行。真要是按着那上面的话行事,将来可不要叫人欺负死了。”祝家的家风摆在这里,家里出不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人,所以完全没必要再在头上加一把锁,将女孩儿们身上的灵气全都磨没了。
荀越汐的小日子过的十分充实,每天早起请安,在鹤年堂跟祖母和祝沁一起用膳,之后便去读书练字一个时辰,休息半个时辰之后,是琴棋书画,每天轮着来。到下午便是女红和烹饪,鉴于她年纪还小,所以学的只是最基础的东西。像女红就只需要认识一些布料,丝线,不同的针法出处,还有这些不同的东西该用到什么场合,一些禁忌。
而烹饪现在却没要她做什么,食材暂时也不需要她去认识,她需要去吃。用老太太的话说,说得再好,听的再多,还得亲自尝过才知道是个什么味道。
东西好坏,不但要看得出来。可人家做的时候又不会把原材料给你看,所以要能做到一尝就尝出来。这样将来出去,不会失礼是一事,以后管家也不会被下人糊弄。
这些都是荀越汐从来没想过,更没接触过的。初次学来,自然十分感兴趣。
她在祝家学这些东西时,司徒宪那里已然跟皇帝见上了面。
皇帝南巡已然归来,一路所走的地方,皆是曾跟太子同去过的地方。一路下来,对于太子的思念正是达到了顶点。此时司徒宪的出现,正是搔在痒处,抱着这个孙子痛哭了一场,之后直接让他承袭了义忠亲王的王爵,更是带在身边,常留在宫中。
这么一来,京中各方势力自然是再次风起云涌。
这些虽暂时影响不到后宅内眷,可对祝家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义忠亲王可是祝家的亲外孙,祝家之前因为太子的事而受了影响,老太爷更是被一撸到底,赋闲在家。如今司徒宪起来了,作为亲外家,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最大的影响便是,在她来至今从未出过门的祝沁,如今隔三岔五的便要出门,参加一些小姑娘们的聚会。而荀越汐也时常从她那里听到一些外面的事。
“今儿见到一位王家的姑娘,到是个爽利的性子。”祝沁拿着绣了一半的帕子来找荀越汐玩,便顺口提到了这话:“就是可惜,那样的人品,偏生在王家。”
“生在王家怎么了?”
“王家是武将之家,最爱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祝沁摇了摇头:“女子有德,跟有才无才有什么关系?说起来,我认识的武将家的女子也不少,从来也没有像王家这样的。”然后不知想到什么,又道:“偏他们家还说,那王熙凤是当个哥儿养大的。若当真是当哥儿养大的,哪有哥儿不读书的?也不怕养出来个目不识丁的蠢物。”
这话荀越汐也赞同。王熙凤有一个兄弟,可不就是一个蠢物,还是个大纨绔么。至于王熙凤……精明是精明,可惜没被好好引导。
祝沁不知想到了什么,脸突的一红。见荀越汐望过来,掩饰道:“说起来,我今日到是见到表弟了。”
“表弟?”
“就是义忠亲王。”祝沁道,“上次见他时还是好几年前,今次再见到是差点没认出来。”
“血脉亲情,总是隔不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