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孤注一掷(2/2)
如今煤炉颓势已定,却丝毫不流露半分急躁之色。这样的人,商道前景,不可限量。
收回思绪,长孙无忌挥过手臂,捏上茶盏。
“吴王殿下,这清茶买卖在皇城之中首屈一指,半年时辰足以挽回你在煤炉上的损失。”
“又何必这般固执己见,要固守这煤炉买卖?”
“眼下皇城中店铺多有张贴告示,尚未开售,便已是这样的局面,等大售只等冷场。至于什么利国惠民完全成了一句口号,更成了全城笑柄。你这又是何苦?”
似乎对这样的忠告闻所未闻,李恪缓缓起身,踱步屋舍。
“这样的传闻,孤也听闻不少,更有侍卫禀报,在大些的茶铺酒肆中,这煤炉更成了说书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评书。”
“呵,坊间文人学士也对此事耿耿于怀,尤其是听闻不少村落子民拿着鸡鸭前去置换之时,更是评论嘈杂一片。”
踱步身影停下,转头望向长孙无忌。
“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
“先前的耕犁之事,制盐奇举,乃至马蹄铁这等光耀事物,已无人再提及。满满的恶言,将这个曾经耀眼之人拉下深潭。”
“孤只是好奇,这样的局面,李闲还能坐得住,丝毫不见慌乱辟谣之举。”
此话一出,长孙无忌有些急躁,撑着扶手站起,苍老的脸上皱纹更深。
“嗨呀!吴王殿下,这都什么时候了!”
“李闲他现在可是百口莫辩啊!莫说是这皇城,就连那些异域商人也颇有微词。”
“钱帛对于吴王殿下乃是小事,可这吴王殿下的名声可是经不起这等事迹玷污啊!”
说道此处,长孙无忌郑重拱手,面上一片不忍之色。
“殿下,三思啊!”
扶起老人有些颤栗的臂膀,李恪呵呵一笑。
重新拉至老人坐上座椅,负手走在屋舍内。
“长孙大人无需惊慌,孤也并非心热之辈。”
“你所言这些,孤有何曾不能想到?工坊不散,定时李闲有些后手。”
“孤自弱冠之岁以来,初习商贾之道,闯荡近三载有这样的家产已颇有成就。”
“坦途顺当未免太过无趣,倘若此番血本无归,倒是让孤在商场上更有闯劲。区区万金,又何尝不能东山再起?”
听罢此话,长孙无忌直起的身子颓然靠上椅背,面上一片死寂。
此番前来本是规劝吴王放弃,向来吴王殿下也是铁下心肠要投资在这李闲身上了。
沉吟良久,长孙无忌撑着扶手缓缓站起,颇显无力的拱拱手臂。
“即是吴王殿下心中已有定夺,乃是老夫多虑了。”
“此番朝堂之上,军营之中卫国公也屡屡犯错,引起大营军士不满,全朝文武都有劝谏陛下将李闲此人从西征军营中剔除。”
“众矢之的,还望吴王殿下多多思虑!”
望着伫立在窗前的背影良久,老眼之中有不解神色闪过,微微摆摆头,长孙无忌重新套上宽大衣衫,遮掩面容体型,再次拱手。
“吴王殿下,这李闲,不值得你这般。”
“老夫,告辞。”
吱嘎门响,有步履走了出去,屋舍内的亮光再次消弭,留下少许昏黄。
伫立窗前的身影缓缓转身,眉峰高高皱起,俊朗面颊担忧之色浓重,喃喃道。
“军营?这小子还能和军营扯上关系?”
片刻后,握紧的手掌缓缓摊开,李恪轻喃自语。
“李闲啊,但愿你能渡过难关。”
“如若不然,石炭这笔损失,可是要加在卫国公府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