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太子竟是为诗词而来(2/3)
李闲隐隐觉得李承乾此番前来,定是与自己有关!
倘若不是如此,也不会支开李治,偏偏于自己独处?
至于李承乾身侧那握刀李震,李闲自动忽略,权当空气。
狐朋狗友相聚,又正值热血方钢年纪,仗义出手两肋插刀,不足为奇。
反正也并未闹出什么事来,招惹这类人,倒不如舒舒服服睡上午休,来的踏实。
见李闲目光扫来,李震多少有些尴尬,故意躲开目光,垂下眼帘。
先前乃是不知晋王同行,加之求功心切,方才闹出闹剧。回府又被太子数落,李震心中有些心虚,生怕这李闲此刻后告上一状。
李承乾见李闲目光落与李震身上几息,心头微微一动,笑道。
“这乃是本王贴身护卫,名为李震,先前于先生有些误会,还望先生海涵。”
听闻此话,李闲心中一震。
原本对这个往后包藏祸心的太子没有多少好感,此番这般彬彬有礼,谦和态度,倒是让自己有了几分改观。
报以微笑,李闲拱手道。
“都是些零碎事宜,太子殿下言重了。”
兜兜转转许久,李闲的话语滴水不漏,从不多牵连出一句,让李承乾从中找不出丝毫有用讯息,索性开门见山。
“先生与神仙有过神交,足不出户便已观过世间离奇,正好本王心有一惑,劳烦先生指点。”
言语之中,李承乾摸过袖兜,掏出一折叠纸卷,双手呈上。
对于自己这个挂着虚职的庶民,竟是用此等恭谦方式,顿时让李闲对李承乾好感增上几分。
接过递来纸卷,李闲并未立刻展开,抬眼瞥向李承乾一眼,心中思绪翻涌。
能让一个太子如此恭敬的事,到底是何事?
更何况想李承乾这样聪慧的人,怎么会对神仙一事如此信任?又如何确认自己便会知晓这纸卷中的谜团?
缩回手掌,李承乾似是看出李闲迷惑,点点李闲手中纸卷。
“这乃是一首残诗,竟有后两句,意境优美,千古传诵。”
“可本王却并未知晓先前两句,还需公子为之解惑。”
诗句?
一首残诗也值得李承乾为此东奔西走,搜寻前两句?
带着疑惑,李闲展开诗词。
方正字迹,规规整整跃入眼帘。
字如其人,正如如今李承乾温和孝顺,公正不阿。
可怜这孩子往后腿疾之事,才致性情大变,倘若不是这段变故,想必乃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好君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