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群臣激愤(1/2)
太极殿。
红铜炉鼎青烟袅袅,香薰弥散充斥大殿,清风荡过檐下宫铃,悦耳清鸣余音绕梁。
文武进殿,百官入朝。
手执朝板群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声自群臣之间弥漫开来。
“为何方才李闲入了宫门,却不见上朝?”
对于这个新晋帝王宠儿,不少臣子关注颇多,忆起宫门偶遇,不由得疑惑发声。
有人凑过私语两人身侧,言语中带着些许酸意。
“上朝?你俩还不知晓?”
“如今李闲已是皇子老师,跻身晋王府,啧啧,威风无比。”
一石激起千层浪。
轻言碎语引得周遭一众朝臣为之侧目,一片讶色。
不少人簇拥过来,心神震惊七嘴八舌议论。
“这怎么可能?李闲何德何能,竟能教授皇子?他也配跻身王府?”
“可不是嘛,无德无才,身无长物,一介小卒,长安城中丝毫没有半点声望,拿什么教授?”
“这年头,难不成浑水摸鱼,滥竽充数也能大展宏图,居于贤才之上?”
“唉~说到底还是依仗圣宠,为所欲为,卫国公光耀唐疆,怎得会有这种油腔滑调贪图虚名的孩子呢!”
话引至此,喧哗朝臣惧怕李靖功高名望,不自觉降低音量,余光侧向李靖所在一旁。
嘈杂议论萦绕耳侧,如利刃乱箭刺在心头,只让殿侧李靖暗握拳头,心头阵阵作痛。
李闲或许正如朝臣所言,不学无术,身无长技,可打心眼中李靖倒觉得这孩子并非那般不堪。
心性善良,偶尔有些奇思妙想,诸如做菜烧烤,倒也能颇得圣心。
虽是李靖对于擅长庖厨一事格外不屑,但心底中总算得到一抹安慰。
至少,闲儿不是一无是处之辈!
可此番听闻起来,李靖却格外不是滋味。
嘈杂再度腾起,人影渐渐激愤。
眼眸中精光四射,司农寺老臣扬扬朝板,面上颇有大义凛然意味,拱手向天。
“李闲此人依仗大唐驸马名号,攀龙附凤,再谋高位。”
“此等恶行,为祸朝堂,蒙蔽圣心,老夫今日定要拆穿,还我大唐朝堂一片清明。”
此话一出,原本思量李闲皇子老师身份朝臣,心中如拨云见日般明朗起来。
大唐讲求赏罚分明。
可独独这李闲无功受禄,此番更是跻身王府,一飞冲天。
多半乃是依仗先前圣旨花言巧语,取得陛下赞赏,才能胡作非为。
“不错!”
翘起花白胡须司农寺老臣,面色骤然激愤,断言开口。
“李闲本是碌碌无为之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名望身价一塌糊涂。”
“皇子乃是国之希望,怎能将如此重任交予此等顽徒之首?”
“如今大唐多灾多难,北地洪涝,西地边患,皆是不容有失之地。现有神秘人氏,敬献土豆一事,亩产数十石闻所未闻,老夫心有不解。”
“此番又是李闲教授皇室,扰乱朝纲,我大唐,内外堪忧啊。”
司农寺诸臣曾也对土豆一事半信半疑,此番又闻李闲做了皇子先生,心中更为困惑。
这李闲到底给陛下灌下何种mí • hún汤药,竟是这般得宠?
心中万般不忿也自然而然叠加李闲身上。
有老臣面显忧愁,抱拳面向司农寺老臣,恭敬揖礼。
“粮草干系数万子民生计!万万不可听信谣言,草率行事!”
“老臣请愿,愿司农寺奏请陛下,问明缘由,方可安心!”
说罢,老臣眼角蒙蒙雾气升腾,拱起手臂缓缓环过众臣,含泪泣诉。
“诸位,谣言横天,小人当道。”
“咱们大唐,不幸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