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李邦华走马上任(3/3)
秀才公们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有的人说要上省城去举报,说李邦华降贼造反。
有的人说连李公都降贼了,想必那反王莫问定有什么过人之处,而且贼军自打攻下庐陵后,并没有骚扰庐陵百姓,反而打击地主乡绅,把土地还给百姓,如此行径,非明君安能为之!
秀才公们分为两派,家中清贫的力挺李邦华,他们说连李邦华都降贼了,他们也愿意效仿李公。
而那些地主乡绅出身的则不一样了,他们的家遭到了反贼的洗劫,家中钱财粮食被抢了不说,连地也被强制的收走分给百姓了,对于他们来讲,莫问就是他们抄家灭门的仇人,他们与莫问有不共戴天之仇。
但是这帮人人数上属于少数,毕竟不是每个乡绅地主家的孩子都是读书的料,倒是家境一般的农民儿子读书的多。
李邦华抵达庐陵的消息一传开,秀才公纷纷前去码头迎接,并且表示愿意给新主效力。
李邦华正愁自己这个知府到任后手底下没人呢,一看码头这一帮秀才,不禁哈哈笑道:“仁政得人心,看来小友的政策很得百姓欢心啊!”
李邦华当天便入住府衙,并且接见了一批白鹭洲书院的秀才公,还有几位在家考了几次科举都没高中的举人老爷。
这些人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求个官做!
现在吉安府的官府被义军一扫而空,知县县丞等官吏一空二白,大伙都知道,不管谁坐天下,总得靠他们这群读书人来管理才行。
李邦华都能坐吉安知府的位置,那他们这些举人谋个知县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事情大大出乎了众人的意料之外,李邦华一到府衙,就率先拿出一张张任命状念起了名单。
“兹委任,苏和为庐陵知县,苏稵为吉水知县,苏和为永新知县....”
李邦华拿着名单念完之后,众位吉安的举人秀才们才发现,刚才念的名单里全都是些他们不认识的名字。
举人胡青林起身问道:“李公,刚才这几位,不是咱们吉安人啊!”
李邦华点头说道:“他们的确不是咱们吉安人,他们是袁州人,都是秀才出身,大帅起事不久,他们便投靠了大帅。”
“一群秀才,怎么能做知县呢?”有人不高兴的问道。
“秀才怎么不能做知县?他们这几个人,都是从镇长之位做起的,在田间劳作过,知五谷,明农事,大帅说过了,不管什么人前来投靠,他都给官做,但是,不管他是举人也好秀才也罢,都只能从镇长做起,谁要是在镇长位置干的好了,才有资格升任知县,他们几人便是在镇上位置上做的出类拔萃之人。
你等都是聪明人,平日里饱读诗书,若是连一镇之地都管理不了,那如何能管一县啊?”
一群秀才公被说的惭愧低下了头。
李邦华看着这群家乡的读书人,说道:“有想效力的,可以来我这报名,考核通过后可得镇长的位置,不想做的,就回家去,好好读书,你们想要去省城也好,去京师也罢,我不会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