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风口浪尖(3/4)
而是他们渐渐失去了耐心,再也不想受到皇家的压制,想要挣脱所有束缚他们的锁链。
或者说,他们已经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了。
“只是如此一来,燕州的处境将更为艰难。”常威道“如果他们故意挑起民乱,燕州的商贸定然受到影响。”
“所以打通海上的贸易路线已经迫在眉睫了。”赵煦道。
信上已经说了,他若对北狄取得了优势,势族们便会针对他。
如此,他便只能给自己的鸡蛋多找几个篮子。
接下来,除了应对北狄之外,燕州内部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造舰。
这是他控制海上贸易的底气。
见常威还是皱着眉头,他道“不要再想这件事了,王朝兴亡,自有命定,非人力所能及,大颂垂垂老矣,如同朽木,势族早晚会掀起内战,窥视帝位,当下,我们只能守住燕州,将这里变得富庶和强大,以便将来能游刃有余地应对他们。”
沉吟了下,他继续道“而且窦唯还需要时间招兵买马,整顿军备,暂时大颂还不会乱。”
常威释然了许多,笑道,“末将这急脾气就是沉不住气,还是殿下一向安稳如山啊。”
赵煦摇头苦笑,对接下来势族割据的局面,他没有一点闹心是不可能的。
毕竟外患还没解决,这内部的乱子就要来了。
只是历史一向都如此不尽如人意。
就如明末,女真不断入寇,内部却还党争不断,更有农民起义席卷全国。
虽然形式上不一样,但是却殊途同归。
想起信上董安还提到过朝堂的三道皇命,赵煦将势族割据的事暂时放下,说道“本王这次上折子多少还是有点作用,杨丰将军的性命保住了,马上要流放燕州,这下杨家人倒是凑齐了。”
“是呀,虽说无法启用杨老将军,但让他在燕州颐养天年也是好事。”常威愁容散去,脸上多了笑容。
赵煦点点头,脸色突然阴沉下来,“杨老将军来燕州自然是喜事,但皇上命长乐郡主和亲之事,你怎么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