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2)
这些教辅的盛行,甚至还引起了相当大一批文人士大夫的恐慌,奏请焚绝,说是现在的读书人光顾着投机取巧,不再研读四书五经,光靠着揣摩这些应试技巧,背诵剽窃范文,就能中举,更有甚者“不知经史为何书”。
大梁类明,自然也发展出了这些五花八门的教辅。
但是!最重要的是!
这个架空的朝代自己衍化出了各式的名家八股。像《京华日抄》、《游艺塾文规》之类曾经在明清盛极一时的教辅,它大梁没有啊!
那两位中二少年刚巧提醒了她,老这么辛辛苦苦,风吹日晒的卖字也不是个事儿。
她爹张廷芳就是个能把新华字典倒背如流的牛人,张幼双她就继承了她爹这一项凶残的技能。
当张幼双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沈兰碧女士为了开发她的记忆力,就开始摁着她脑袋叫她背书。
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四书五经什么的那是正常操作。不正常操作就是她老张家的家学——那一篇又一篇的八股文。
到后来,她没在摧残中爆发,果断在摧残中变态了。
俗话说人不中二枉少年,等上了初中,彼时为了装逼,张幼双又一口气背下了不少名家程文墨卷,时不时作文还写个八股嘚瑟两下,享受同学们或崇拜或逼视的目光。
这个时候,张幼双才猛然惊觉自己竟有个金手指。
还是特牛逼哄哄的那种。
既然本尊妹妹被动成了别人青春里的陪衬,那她就成为陆承望等人青春里的阴影!
第10章
牛逼哄哄的张幼双,小宇宙熊熊燃烧,握着拳头颠颠地跑去了伊洛书坊内。
这个伊洛书坊是越县最大的书坊,在附近这几个县里都颇有名气,其刻录刊行的时文深受各位莘莘学子们的追捧。
越县虽小,但举业之风盛行,人杰地灵,还是出过不少举人和进士老爷的。
这主要还是因为大梁类明,也根据地域分了南、北、中三卷应试。
越县地处江南属南卷地区,竞争最为激烈。
其次才是顺天、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等北卷地区,最后才到凤阳、庐州、安庆三府、滁州、徐州、和州等中地区。
甚至就因为这,明朝还牵扯出了“南北榜”一案。
说是明洪武三十年二月的会试,录取的51名全是南方人,没一个北方人。此事一出舆论哗然,都说主考官“地域歧视”,愤怒地要求老朱家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