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2/2)
“我去?合适吗?”
“户部原本就该有人去记账,抄没的资产也要移交国库,你去有什么不合适的?”
“那原先定了谁?”
“不知,周尚书自有安排。”赵璋没过问这种小事,抄家的主官他定,其他相关人员自然是各衙门自己安排。
但为了沈嘉破个例也没什么,何况也不是什么大事。
沈嘉一开始只是好奇,并没有一定要去看的意思,但既然赵璋同意了也没什么好拒绝的,这种走后门得来的机会他向来用的心安理得。
“我听说抄家也是有官场默契的,真金白银的不能动,但奇珍异宝只要没过明路的都可以挑,跟着去的衙役们也能拿点辛苦费,那明日我是该随大流呢还是该铁面无私呢?”
赵璋笑骂道:“你可是朕的亲信,那点小恩小惠有什么好拿的?告诉他们收敛一些,若是不怕锦衣卫半夜上门就尽管拿!”
沈嘉翻个了身,打个哈欠说:“那就公事公办,不要太过分就行,睡觉!”
第八十四章成亲
沈嘉身着官服站在这扇老旧的木门前,怀疑地问一旁的曹大人:“这里当真是于大人的家宅?”
曹瑞文点点头:“不会错的,他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哪怕官职一路升迁也没挪地方。”
“那于大人家里几口人?他年纪这么大了,子孙成群了吧?”
曹瑞文今天才知道户部来协同抄家的人是沈嘉,他记得昨天拿到的名单并不是他,而是户部王郎中,一夜之间换人,要么是周尚书的主意,要么就是皇上主动要求的,而周尚书显然是更亲近王郎中的。
曹瑞文做过几年皇帝伴读,但沈嘉却和皇帝同窗几年,感情深厚应该是差不多的,两人在朝堂上都很受重用,又都年轻,也时常被人拿出来比较。
他在长安长大,对官场上的人和事比沈嘉知道的多得多,也不瞒着他,“于大人如今四世同堂,但他夫人当年只给他生了一子一女,女儿嫁到外地,儿子如今任常州知府,有孙儿三人,曾孙就多了,但这宅子除了于御史,只有长孙与他同住,其他子孙要么在外地要么住在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