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2)
赵璋提笔在画上题了一首诗,正是当初琼林宴上沈嘉做的那首《登科后》,诗句与画境意外融合,让这副画更加完美了。
“字写的真好,画的更好!”沈嘉又夸赞了一句。
赵璋等画干了卷起来递个他,笑着说:“便宜你了,好好收藏着,勉强能当个传家宝。”
沈嘉笑话他:“谁家的传家宝会是自己的画像?”
第四十三章立后大典(上)
冬天是不宜动土的,北方的冬天,土地被冻的很硬,因此盖房子一事也不是当下就能进行的,何况圣旨传下去再到经办也需要时间。
但买粮的事情立马就能开始,权贵富商的消息本就很灵通,朝会刚结束,长安城内外的豪强们就得到消息了,起初还只是持观望态度,等官府公布了收购的粮价,大部分家里有屯粮的豪强都愿意出售一部分粮食。
粮食是有保质期的,这几年他们屯的粮食都没能卖出去,再不出售也不能吃了,何况官府购粮是用于赈灾,给灾民吃的粮食也不计较是好是坏,不趁机把陈粮卖了还等何时?
没过几天,锦衣卫也传来了好消息,说是在江浙发现了两处蒲家的粮仓,粮仓里满满的粮食,怕是有上万石。
这时候大臣们就不得不深思,蒲家屯如此多的粮食是想做什么?难道他们想造反不成?再想想潜逃在外的蒲国公,大家忍不住冒出冷汗。
看来皇上清算蒲家也未必是鸟尽弓藏,想必是得到了蒲家想要造反的证据了,也不知道太后娘娘是否知道这些。
等蒲家在西北的矿山和兵器库也被发现时,满朝文武已经认定了蒲家想谋逆的心,纷纷感慨:死有余辜啊!
“还是没有发现蒲战的踪迹?”赵璋皱眉问凌靖云,蒲战潜逃已经一个月了,如果让他逃到天涯海角,那以后想逮捕他就更难了。
而且蒲家的产业几乎都被挖出来了,蒲战就算逃出去能去哪?拖着一把老骨头又能做什么?
“好几次得到消息追过去都没抓到人,臣以为,他身边至少还有百人护卫,而且每次追捕都遭到死士拦截,锦衣卫损失惨重。”凌靖云心里也憋着气,他带在身边的锦衣卫都是心腹,都是他精心培养出来的,结果这个月连着损失了十几个,他怎么能平静?
“往哪个方向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