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1)
周擎也附和道:“首辅大人言之有理,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虽然各地都有饿死的百姓,可施粥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未必能帮到真正需要的人。”
赵璋说:“并不是无偿供应,每个来领粥的人以次数计,每领一次登记一次,来年春季过后,凭登记的账册上门要粮,这个粥就当官府先赊给他们的,两成利,也就是说,他们吃进去多少,来年就要还多两成的粮食回来,如果做不到,就发配去服徭役,同样以借的粮食计算需要服役的时间。”
“可若是所有百姓都愿意先借粮呢?官府可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赊给百姓。”周擎问。
赵璋反问:“换做是各位爱卿,你们愿意借粮吗?两成利听起来不高,但对百姓来说,但凡家里还有余粮的都不会先去赊粮的,两成利也是用劳动换来的,只有家里实在过不下去的才会许诺下第二年的收成,万一明年收成不好,他们还不上粮食就要去服徭役。”
没有百姓愿意服徭役的,大晋朝服徭役是没有工钱的,只提供一日两餐粗陋的食物,且劳作繁重,不少人甚至熬不过徭役期。
但问题还是有的,比如说,如果赊粮的是孤儿寡母呢?如果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呢?毕竟他们才是百姓中的贫困主体,可他们同样是很难还清粮食的那部分人,让他们去服徭役那等于去送死,一个老人也确实没什么体力完成繁重的徭役。
“此事朕既已提出,各位爱卿集思广益,看看能否实行起来,内阁拟一份详细的章程出来,明日早朝后再详细讨论,散朝吧。”赵璋想回去和沈嘉讨论讨论这件事,沈嘉有些见解很新颖,如果能解决好赈灾又不劳民伤财那再好不过了。
第三十九章宽衣入寝
内阁大臣们散朝后没有立即离去,在偏殿里用了些茶水点心,本以为会等到皇上召见,结果半个时辰也没见有人来传召。
“走吧,看来皇上今日是不会找我等议事了。”徐首辅淡定地走出去。
几位尚书大人追了出去,楚尚书追上他问:“首辅大人,眼看冬祭就要到了,却出了蒲家余孽的事情,冬祭还照常办吗?”
徐首辅停下脚步,思索片刻说:“明日问问皇上的意思吧,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说取消就取消的,不过可以提议由其他人代为主持。”
楚尚书点点头,这个档口他可不敢让皇上冒险。
赵璋下朝后直接回了寝宫,想看看沈嘉在做什么,结果还没进门就听说沈大人出宫去了。
他脸色沉了沉,虽然他说过沈嘉出入自由,可他不等自己下朝就跑了的行为还是让赵璋很不悦。
“什么时辰走的?可有禁卫军护送?”
小太监战战兢兢地回答:“约莫辰时起的,起来就走了,姚统领有派了林校尉护送,沈大人还给您留了字条。”
“哦?字条在哪?”
小太监可没敢擅自动沈嘉的字条,只说:“我看到沈大人将字条压在枕头下了。”
赵璋走进去,径直穿过前厅,绕过琉璃屏风,看到床铺已经是收拾干净的状态,丝毫看不出昨夜有两个人躺过,他把枕头拿开,果然看到了一张折起来的纸,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我不喜欢睡硬瓷枕,下回给我准备一个棉花枕头,谢谢。”
赵璋倏地笑了起来,将纸条捏在手心里,感觉刚才的不痛快一扫而空,跟在身后的杜总管很是感慨:这世上能如此牵动皇上情绪的人恐怕只有沈大人了。
沈嘉先回家看了一下,家里一团乱,尸体已经被清走了,地板上的血迹也冲洗干净了,但被破坏的家具和景观就没那么快修复了。
这些不是重点,沈嘉忙问:“家里的人都还好吗?”
何彦伤了胳膊,据说不是被杀手伤的,而是自己逃跑的时候摔了一跤,其余人也都没什么大碍。
沈嘉这个主子太好伺候了,回家后只要饭菜做好了,热水准备好了,根本不用下人伺候他,所以沈府的下人干完活基本都回自己院子休息去了,而那里,杀手是不屑于光顾的,听到动静后也只有管家和钟叔跑出来看,但那刀光剑影的场面也不是他们能搀和的,早早就躲起来了。
“少爷,您没事太好了。”何彦一看到沈嘉就抱着他哭起来,一米七八的大个子压的沈嘉差点喘不过气来。
沈嘉扫了一眼,见大家都在,松了口气,“大家没事就好。”
大家跪在地上请罪,昨晚那么凶险的时候,他们居然都没有站出来保护主家,往大了说与逃奴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