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由奢入俭难(2/4)
兵卒能只给一柄剑一杆长矛吗?能只啃馍馍吗?一万兵马中仅有一千骑,平均每个兵卒就需要四五万钱。
四五万钱听着是挺多的,可若换算成“贯”单位,也就四五十贯钱而已,连后来王朝的军饷都不够,更别说要装备刀枪剑戟什么得了。
即便是叫花子两万钱的花费,十万兵马就需要二十万万钱!
皇宫内仅宫女宦官就超过万人,外廷文武以及吏员就数千,这些人的花费总不能还与叫花子的一年两万钱的兵卒那样吧?
不算盖勋征募的五都兵马,仅美阳大营就有五万汉兵,西园八营有兵一万六千人,十二城门以及宫内兵卒至少需要一万人,仅这些就有七万六千兵马,若小公主再将一万五千兵马带入雒阳,如此就有九万兵马。
九万兵马,即便武库里的兵器、甲胄的不算在耗费钱财,仅这些兵卒的吃喝穿用就要超过三十万万钱,这是兵卒最低保障,而事实上当年段颎征募一万羌人义从,仅征战一年的军费就达到了这个费用,若再算上皇宫内宫女、宦官、官员费用,雒阳什么都不做就需要至少四五十万万钱。
若刘焉不开口“州牧”事情还罢,开口了后,这些州牧事实上就成了唐末时节度使,成了一地诸侯,即便有些州郡没有黄巾军占山为王,董虎相信,一定会有人自己弄出些“贼人”来,也一定会将原本需要送入雒阳的赋税截流下来。
没有“州牧”时,即便天下乱了些,各州郡也还是在朝廷名下,赋税还能送入雒阳,一旦各个州牧以“贼人”而截流赋税,原本的八十三亿钱赋税还能送入雒阳多少?若其余各州皆不送入雒阳赋税,仅凭雒阳二十一城二十万户百万人丁,又能有多少赋税?仅有整个河南五分之一土地的河南尹,可否征募到十万万钱?
百万人丁又怎么可能征募到十万万钱的赋税,但雒阳却需要四五十万万钱养活十万兵卒和两万宫女、宦官、官吏,这又怎么可能?
董虎是吃大锅饭,是实行的是战时分配经济,别说兵卒了,即便是他这个主帅以及名下十副将那都是屁个铜镚都没有的,如此才能养活十万兵马,若是与兵卒发钱,能养活一万兵卒都算他本事大了!
董虎知道董卓做了太师后的所作所为,换了任何人做帝国权臣,只要不实行战时经济,都是一个样子,都要到处挖坟扒拉铜钱,都需要破开一个个富户家院,都是要把大钱变成劣质小钱,没人能用雒阳一地的正常赋税来养活十万兵马和这么多内外廷官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