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3/3)
勾染指的是两种技法,前者指线描,后者指色彩。
古代画师们在创作壁画时,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由学徒勾勒基本形状,第二步才由名师进行指导修改,也就是“画龙点睛”的部分。
另一名专家感慨:“这幅小画的色彩部分,绝对是精髓。值得我们学习。”
其他专家们也随之附和点头。
可这一幕落在其他工作人员、甚至那群B大考古系学生眼中,就显得分外离奇惊悚了。
一群四五十岁的古画修复精英人士,竟然在谈论如何学习一个少年的长处……
戚临清到底是有多牛逼?
……
壁画修复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必须采取团队合作。
这也是为什么陈忠翔请来了十几名专家的原因。
他在离开前并未让这些专家停止研究。
有了戚临清这幅堪称教科书般标准的临摹复原画,在敲定主体修复方案之后,他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工作。
一开始专家们还想仗着自己年龄大、阅历深来占主导。
但他们很快发现,戚临清对古壁画的知识比自己懂得还多……
比如做壁画时的材料,小到画笔、颜料的选择方面,他都提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议。
戚临清自制了一种画笔,造型特异,一落笔就有两个小开叉的地分为三股子走。
专家们用这种笔画出的线条,和原画特点一模一样。
还有晕染的工具。戚临清提议采用内地民间工匠所用的被称为“大虎爪”“小虎爪”的画刷,用来晕染天地以及人物或动物的脸,效果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