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造纸术(3/4)
蒙羽决定,除了制作蔡侯纸以外,还要制作竹纸。
竹纸的原料是竹子。
而竹子的生长周期要远远小于树木。
因此,竹纸的出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原料紧缺的问题。
既然要做,那便一步到位。
在造纸之前,蒙羽先是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必备的工具。
传统手工造纸的手法,不论采用何种原料,抄造何种纸张,生产工序基本大同小异。
都需要经过泡料、煮料、洗料、晒白、打料、抄纸、榨干、焙纸八道工序。
而在这些工序之中,最难、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便是抄纸。
早期的抄纸工具,是方形网筛模。
网筛抄纸,每抄一张,都需要一个网筛,晒干后方可揭下,不大便利。
这种不太便利的工具,自然不再蒙羽考虑范围之内。
因此,蒙羽现在制作的抄纸工具,乃是竹帘。
竹帘由三部分组成。
分别是竹条编成的帘子、木制帘床和帘尺。
对于蒙羽来说,竹帘的制作并不复杂。
不多时,他便将其制好。
将制作好的工具放到一旁。
蒙羽将下人准备的各种材料,按照工序一一进行炼制。
经过一番制作后,一张薄如蝉翼的透明湿纸出现在蒙羽面前。
望着面前的薄纸,蒙羽满意的点了点头。
现在只要将其晾晒至干,大秦帝国的第一张纸张便算是制作成功了。
【造纸术,只要知晓其原理。】
【运作起来,并不困难。】
【随着手艺的精进,纸张的生产数量和质量都会进一步的提升。】
想到此处,蒙羽微微沉吟。
想要将纸张在大秦帝国推广开来。
必须要制作出大量的纸张才行。
而且,随着纸张的推广。
所需数量将会进一步的提升。
为此,造纸坊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何地建造这些造纸厂,是蒙羽需要好好思量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