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房玄龄的疑惑(2/3)
杨昭目色一动,在房玄龄拱手行礼的瞬间,其亦回礼道:“在下便是杨朝,今日总算是见到房兄了。”
房玄龄保持着笑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杨兄请坐,只是房某怎不记得杨兄了,莫非杨兄是几年前,随房某的同科士子?”
杨昭颔首坐下,不动声色道:“杨某尚未参加科举,并非房兄同窗,只是欣赏房兄的才华和书法,遂慕名而来,请房兄不要觉得唐突才是!
若是可以,杨某还想求得房兄墨宝!”
房玄龄又打量了眼“杨朝”,此人莫非真是慕名而来。
他人自小博览群书,并工草隶,引以为傲的自是书法,当年在齐州时就小有名气。
可对眼前之人,他有种直觉上的不简单。
“杨兄见笑了,房某所书,其实只是平日的玩笑之作,可没有那么厉害。”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就在这客厅聊开了。
杨昭两世为人,拥有广阔的见识,外有在京师留守这些天,常翻阅奏书,听臣吏汇报,言语间便充满了大气和深远。
这恰很对房玄龄的胃口,即使第一次相见,但在不知不觉间,对这个叫“杨朝”的青年,已然引为知己。
谈着谈着,杨昭刻意把话题引到了个人前程方面,大概意思是,像房玄龄这般的人才,其实该有更好的前程。
他相信,房玄龄的满腹才华,终会有用武之地。
熟不知,这恰好说到了房玄龄的心坎里,回首过去数载,自己空有本身,却是做着闲散的羽骑尉,表面虽不说什么,但心里却是时常生着闷气。
期间,房玄龄越发觉得,这“杨朝”比他自己还了解他。
真是相见恨晚!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房某观杨兄谈吐文雅,见识亦不凡,将来也定是有大作为之人!”
和“杨朝”聊了一会,发现此间青年同他一样,对现实似有不满,亦怀着迫切改变未来的心性。
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房玄龄竟主动开解起来。
眼瞧着房玄龄的模样,杨朝会心一笑。
前世作为历史爱好者,他对房玄龄这人有过研究,可以说当下,除了房玄龄,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房玄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