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复盘(2/3)
那么,除了他们,还能有谁呢?
李长安这头正在头脑风暴,那头王言却已抚须冷笑。“这事……说难也不难,只须等着看那几个活口最终是死在了谁的手上。”
长孙肃的位置十分关键、武平侯府在朝中的地位也很是举足轻重,为何王言今日却要大大地得罪他?自然不会是为了忠君爱国。
恰恰是因为王言看透了今日的设局全为他而来,方才拿话挤兑住长孙肃。今日之事,长孙肃倘若当真冤枉,那么为了自证清白,他必定要全力保全那几个活口直至移交刑部。而活口到了刑部,就等于是落在了王言的手上,他自可稳坐钓鱼台,等着看谁来咬钩。可若是那些活口没能活到上堂过审,那么王家跟长孙家反目,也不可惜。
李长安不知王言与长孙肃的口角,但他眉头一拧却也已明了王言的言下之意。片刻后,他长声一叹,缓缓地松开眉心,终究未发一言。
——死士么!既然选了这行当,被灭口应该也早就在意料之中了。老子真还没圣父到连杀我的人也想救的地步啊!
“还有一事,”李梦得却在此时忽然发话,“外祖,王家的护卫该好生练练了。”
今天王家別业出事,虽说是羽林卫负责警卫,但王家的护卫未免也来得太迟了。按李梦得在太原的经验,若是李家遇着此事,那些刺客都没机会杀到自己眼前,就该被六叔野叔他们调/教出来的护卫解决了。
提起这个,李长安也是眼前一亮,忙附和道:“大哥说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王家若是多些护卫力量,还怕什么刺客呢?”
自从夺门之变后,惠宗曾下明旨:各府府兵护卫不得超过五百人,违者视同谋逆。
可王言身为宰相,虽不能明目张胆地扩张武备,但打打擦边球还是可以的。“此事容易,日后让金陵府在府邸附近多派些人手巡逻便是!”
王澹却明显更青睐李长安的意见,忙插言道:“爷爷,这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关键时刻还是靠自己最牢靠!”
王言沉默片刻,终是咬牙点头。“如此,家里多养几个端茶递水的仆从却也不是养不起。另有,这些年天灾频仍流民甚多,正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我王家在金陵既有不少田土,也该多收揽些佃户,好歹给他们寻条生路。处静,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王澹的表字正是处静,听到王言这般吩咐,王澹忙起身一揖。“是。”
“如此……外祖,我李家不日将在金陵开一家百货旗舰店,也需要不少人手。是以,这段时间怕是有不少仆役从太原而来,长安就先向外祖报备一声了。”李长安见状,忙趁热打铁给自己增加实力。
王言听地莞尔,不由摇头笑叹:“你倒机灵!”
与此同时,崇安帝亦在乾元殿中收拾残局。
望着战战兢兢汗流浃背跪在自己面前的羽林卫中郎将应回,崇安帝怒发冲冠破口大骂:“废物!无能!当初你是如何夸口,现如今王言的人头呢?”
应回趴在崇安帝的跟前又重重地磕了个响头,在地板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水印,这才小声请罪。“陛下,今日若非多了李秀宁,还有长孙都尉阻挠……”
“住口!”崇安帝却哪里听地应回砌词狡辩,当即满心忿恨地打断他。“你们应龙卫上百人却拿不下区区两人,辰乙,你还有脸为自己找借口?朕看你这应龙卫也没什么本事了,散了吧!”
崇安帝这一句“散了吧”几乎令应回肝胆俱裂,他急忙膝行两步,泣声求情:“陛下!应龙卫复设不久、人才匮乏……可,可应龙卫源自虺卫,是显祖陛下所创,更是保护陛下的最后一道防线!陛下明察!”
应回的这番话终究触动了崇安帝,教他长久地沉默了下来。
却原来,当年陈哀宗为百官所迫不得不赐死中常侍兼应龙卫卫率的乌从善,解散应龙卫。然而,这却只是表面工夫。正如应回所言,应龙卫是帝王亲自掌控的特种部队,是保护他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一个智商超过80的皇帝都不会真正放弃这支力量。是以,陈哀宗当年不过是解除了应龙卫的编制,取消了他们监察百官的职能,而应龙卫的成员则全数隐入羽林卫潜伏了下来。
之后,应龙卫在羽林卫中迭代传承,终是轮到了应回继承应龙卫副卫的职务以及“辰乙”这个编号。应回没有等到陈哀宗重启应龙卫,却等来了崇安帝。在他终于与崇安帝接上头取得崇安帝信任后,原本只是羽林卫校尉的应回在短短数年内平步青云,成为羽林卫中的第三位中郎将,并暗中重建应龙卫。
而在应龙卫重建之后,崇安帝交给应龙卫的第一个任务正是——刺杀宰相王言。
羽林卫现有卫士三千余人,设有正副统领各一人、中郎将三人。也就是说即便是在羽林卫中,应回也已是绝对的高位。而应回既是羽林卫中郎将,有他亲自出现在长孙临云所率一队禁卫的面前,他们自是毫无防备,轻易就被同僚抹了脖子。
至于崇安帝,他虽恨王言跋扈,却也知道不可令世人怀疑他是幕后黑手,这才决意借出宫观赏龙舟赛之名亲自上阵为应回打掩护。等王言身死,崇安帝非但不会清算他的后人,还会因为他以身护驾的功劳给他定谥号为“文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