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千里为官(2/2)
李长安轻轻一笑,最后问道:“什么时候启程?”
“一个月后。”李雍答曰。
“一个月?!”李长安却差点跳起来,“我……我那么大一摊子事,那么多人……”
——仅是告别,至少也得半个月啊!
“长安,那你就抓紧时间,爷爷相信你可以的!”李雍上前抚着他的背心无甚诚意地安抚了一句,便扬长而去。
李长安头痛不已地走出门来,迎面就见着时然、黑牛玄武两兄弟都眼巴巴地望着自己。
李长安的目光首先投向满面哀怜的李玄武,轻叹着道:“这次你跟我去金陵。”
“谢谢长安哥!我就知道你对我最好了!”李玄武如蒙大赦,飞快地上前来挽住了李长安的胳膊。
正所谓,文武殊途,让李玄武日日读书就好比日日受刑,委实惨不忍睹。
每次考试成绩从未跌出前三的时然听到这句话,却是忍也忍不住地翻了个白眼,只觉师兄未免对李玄武太过宠溺。这样哀鸿遍野的成绩,难道不该将他留在太原继续头悬梁锥刺股地用心苦读么?
然后,李长安的目光又移向李黑牛。“黑牛,我这一去就得好些年,你与时意的婚事……”
“小意比你那未婚妻还小一岁呢,等师兄和黑牛回太原再办婚事也不迟。”时然忙道。
李黑牛闻言,立时向时然投来一个感激的笑容。
哪知,时然却只轻哼一声,续道:“就是有一条,金陵不比太原,听闻金陵女子向来美貌多情。师兄,你可得帮我盯紧他,不准他在外头寻花问柳!”
李黑牛登时连脸都涨红了,忙哼哧哼哧地剖白心迹:“小师弟,我不会!”
“不会才好!你记着,你去金陵是去建功立业的,可不是去放浪形骸的。”时然又扬声告诫。
这回,不等李黑牛再应声,李玄武便忍不住嗔道:“时怼王!我说你的脾气为什么就不能改改?说话这么冲,十分好心别人听在耳里也只剩下堵心了!”
“好!说得好!”李玄武话音方落,李长安立时喝了声彩,然后笑道。“时然,你就不用跟我去了,我怕你把我身边的人全给得罪了。”
时然脸颊一热,忙不快地叫了声:“师兄!”
李长安望着时然无奈地摇了摇头。
其实李长安也知道,这些年来时然的脾气大有改进,否则只怕不等李玄武吐槽,他就该被他的同学们盖麻袋了。可不知为何,原本彬彬有礼、进退有据、温文尔雅的时然到了李黑牛的面前,从来都是要多刻薄有多刻薄。而李黑牛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小对时然就是这么容忍。他们俩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李长安也只好随他们去了。
于是,他又正色解释:“金陵公卿无数,你跟我去了也无用。不如留在太原,如杨师兄那般学成后助我伯父。”
李雍那位年纪最大的学生杨乾,在李承宗两年前整顿晋阳吏治后就得了一个晋阳县丞的职务。这两年来,晋阳针对临汾的收容移民、拓荒垦地的计划正是由他主持,干的是风生水起。
时然也知家世所限,他去金陵绝不会有出头的机会。而自己也早就与亲爹商量过,杨乾现在走的路,也正是他将来要走的路。只是,知道归知道,眼见临别在即,时然仍有些依依不舍。
“师兄……”顿了顿,时然又将目光移向黑牛玄武两兄弟,诚挚言道。“黑牛、玄武,我实在……舍不得你们!”
黑牛玄武两人的眼圈一红,李长安亦忍不住一声轻叹。片刻后,他招手示意兄弟们上前来,四兄弟头碰着头抱成一圈。
“放心!这次去金陵,我一定尽早回来!”李长安郑重允诺。
走一趟金陵、摸一摸天下大势,这是必须为之。但无论如何,自己的根基始终是在太原。无论未来的时局如何发展,若是自身根基不稳,那就什么都白搭!
辞别三兄弟,李长安边走边算自己的人手。有黑牛玄武跟着,那么六叔和野叔就都不必去了。毕竟一个年纪大了,一个刚生了儿子,还是继续留在太原练兵吧。有他们守着,爷爷他们的安全我也可以放心了。
我走以后,李家要全面转入战略防御。矿区那边有李孝文和吴夫子坐镇,我也可以放心了。……崔炎这次可以带上,再选几个得用的人手,让他主持在金陵开一家旗舰店,专门售卖李家的各种商品。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范三继续管着豆油店,虽说用人上有些糊涂,但胜在忠心,他家大丫也能帮上忙。守成而已,问题不大。
家里的土地和佃户,如何改制的大方向既然已经定下来了,那么具体操作就让爷爷去总揽吧。老爷子一辈子跟公卿世族打交道,现在也是时候体会一下农民的狡猾了!也省得他将来埋怨我权欲旺盛,将他架空。
以伯父目前手上的人口,只要能收其心,再加上已彻底与钟家离心的钟本……太原七县,我李家实际已有三县人口和两个半县的土地,与钟家平分天下是稳如泰山。就是临行前一定要提醒伯父,这两年多多培养大夫,别因为东燕那边的疫情被人捅了老窝。……算了,我还是紧急印一批防疫手册,先发一发再说。
唉!疫情终究是个隐患,不能去亲自东燕看看实在是……算了、算了,真偷跑去了,老爷子非要我的脑袋不可!
……对了!金陵离黄海……好吧,以目前的交通条件好像还是远了点。琅琊王氏离大海到是挺近的,但是三酸两碱、高/爆/炸/药,还是得谨慎啊!
走入自己的院子,婢女红袖、绿篱就如花蝴蝶般飞上前来喜道:“二郎回来了!”
“嗯!”李长安点点头,心中暗道:锦瑟和玲珑都快嫁人了,肯定不能带。红袖的年纪好像也不小了,不过绿篱实在太憨还是担不起事,还是两个都带吧。四个小厮到是可以都带去,至于狸奴,带不带都无所谓。
思量到这,李长安立时抬起头来问道:“狸奴呢?”
红袖与绿篱相视一眼,才道:“二郎去了矿区没多久,狸奴就追去了。二郎没遇着他么?”
李长安去了矿区没多久就去了朔州大营,之后就直接回了太原。他点点头,随口答道:“大概是路上错过了。……真是没规矩!”
说罢,便自顾自地向自己的卧房行去。
显然,李长安虽说呵斥狸奴没规矩,但心底却从未浮起过“责罚”这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