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忠烈慷慨,共同富贵(2/4)
彼辈生而尽忠,死亦无忧,张瑞会为每一个忠义之士,照料好后事,使其父母妻子皆富贵荣华,衣食无忧。忠义,就是其家族的荣耀,是其光耀门楣,妻贵子富的根本!
但当挟持天子,张瑞的一切言行都会变得名不正言不顺。
自己靠不忠不义位极人臣,却要部下保持忠义,前去赴死。
如何能让人信服?
事实上,凡是靠阴谋诡计篡位夺朝的朝代,都绝口不谈忠义。
曹魏高喊唯才是举,却不得不任人唯亲,历任都督皆为曹魏亲族。哪怕夏侯惇一败再败,败绩无数,甚至被几名降兵堂而皇之的在军营里劫持,却依旧能高居大将军。哪怕曹爽那种废物,连几根烂木头都舍不得给一代名匠马钧,却依旧能总督全国政务。
最后使得曹魏天下落于司马氏手中,但司马氏也是得国不正,背信弃义,当街弑君。后世司马家的皇帝听说祖先作为,自己都羞愧的以面覆床,感慨“晋祚复安得长远?”
皇帝的感慨可谓明见万里,因为得国不正,所以晋朝一样大封宗室亲族,导致八王之乱,西晋末代皇帝死前极度屈辱,被分配去茅房拿厕盖,最终还是百般屈辱后被毒杀。
另一个得国不正的朝代,自然是大宋。因为得国不正,所以极度防范,有北宋一朝,赵家不敢跟官员谈忠之一字。
因为心虚,所以处处防范,重文轻武,极度分权。导致冗官冗政,积弱积弊。
结果靖康之难,两位皇帝,无数妃嫔宫室被俘虏。皇帝屈辱的坦身参与牵羊礼,皇后、公主、妃嫔,在俘虏的路上便被小小的千户所奸污侮辱,为了争夺女子,金兵甚至争风吃醋,大打出手。
所以说,忠义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靠制度、靠律法、靠忠义取得天下,虽然步步坚信,但一路走来踏踏实实,能得到文武百姓得一致拥护。时机成熟,百官自然便会用户张瑞称公建国,进一步登临至尊。
哪需要像曹操,为了称魏公,都被群臣所反对,不得不大举屠刀,甚至逼死跟随自己数十年的至交好友荀彧。
于是张瑞说道“陈凡所对,乃金玉良言,准其为今科状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