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民心所向(3/4)
为了养活百万人口的长安,张瑞也是煞费苦心,一直在疏通郑国渠,同时令科学院汇聚大量水利专家及数学家,一同计算扩大郑国渠面积,重修关中六辅渠,新建大量池陂湖泊水库。
这方面,司马芝详细汇报道“京兆尹共开垦良田一千两百万亩。其中郑国渠灌溉一百九十万亩。在左冯翊屯田之百姓亦开垦良田两百万亩。共计约四百万亩良田受郑国渠灌溉。”
“最后弘农郡,征西将军府所领县六,户籍八万三千,口四十一万人,有田四百三十万亩。”
六个县四十多万人,显然安置了大量自河南逃难而来得百姓。
当初河南粮尽,人相食,为了能使河南百姓活命,张瑞毅然收兵后退百里。
这么大的代价,张瑞十分关切结果如何。问道“自河南出函谷关,流往关中乞活之难民有多少?”
“禀君侯,官府共计收纳难民百余万,其中三十余万安置于弘农,二十余万安置于京兆尹,十余万分散安置于河东、上党、河内,十余万于左冯翊屯田,三十余万迁于西河。”
张瑞抚掌而起,兴奋得在屋内漫步,笑声张扬而又自豪。
安置百余万难民!
这一举措不亚于刘虞在幽州安置百万青徐难民。
这个结果令张瑞不禁产生极大的使命感与成就感。
自己穿越到汉末,除了皇图霸业以外,总算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至少拯救了上百万百姓的性命。
历史上董卓迁都长安,驱迫洛阳百姓数百万口同行,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
直到李傕、郭汜惨死,西凉军灰飞烟灭,关中八百里秦川已人烟断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