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宣告天下(3/4)
以董卓之贪残暴虐,夜宿龙床,秽乱后宫,废立皇帝,鸩杀太后,把持朝堂等种种恶行,有这种清君侧的诏令也合情合理。
有了这种得到天下认可的勤王诏令,此次兴兵讨伐董卓,必然会与历史上的群雄讨董会有极大不同。
不单单历史上那些胆大妄为的野心家会以下叛上,甚至一些真正忠于大汉的官员也会起兵勤王。
而且有这份诏令在,会令讨董联军占据极大的道义优势。
因为张瑞此番打出的清君侧口号与历史上的关东讨董有着极大的不同。
历史上东郡太守桥瑁率先伪造三公文书散发到各地州郡政府,陈述董卓罪恶,呼吁各地起兵反董,恢复刘辩的帝位。
他们的主张是恢复刘辩帝位。
所以在诸侯酸枣会盟时,臧洪登坛盟誓,喊出的口号是“汉室不幸,皇纲失统。”
结果,董卓立即派李儒将弘农王刘辩鸩杀,以断绝关东联军的政治企图,使关东联军失去了道义上的合法性。
没办法,后来袁绍只得在河内重新登坛盟誓。绍合冀州十郡守相,众数十万,登坛歃血。
盟誓中便改了誓词,指责董卓的罪行就增加了一条,戮杀弘农,提挈幼主。这里的幼主指的便是汉献帝。
誓词的收尾提出目标“凡我同盟之后,毕力致命,以伐凶丑,同奖王室,翼戴天子。有渝此盟,神明是殛,俾坠其师(有违此誓,神明就发怒显威,拿陨石砸死他们的部队),无克祚国!”
此时的政治主张便改成了“同奖王室,翼戴天子”。
一次举兵,两次盟誓,导致天下英雄对关东联军的动机抱有极大的怀疑。甚至在酸枣会盟的各路诸侯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结果河内联军、南阳联军都与董卓连番大战,但酸枣联军就只能成天投壶行酒,逡巡不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