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银印青绶(2/4)
“其中兵曹掾王凌屯兵一千于介休县,总督军粮转运。张白骑所部三千人出介休,沿路南下攻蒲子,北屈,皮氏,三县。”
“高顺所部三千人出陭氏,攻永安,随后沿汾河进军,拔平阳,历白波谷而过,下临汾、闻喜。”
“段文所部三千人出阳阿,攻端氏、绛邑,与高顺所部汇集于闻喜县境内,为中军主力。”
“主公则亲率三千部众出高都,克濩泽、东垣两县。。”
“如此,四方大军汇聚于安邑城下。一战可得太原之半。”
对着地图,张瑞仿佛能看到无数黑袍玄甲的精锐士卒,军容严整,长矛如林,步履铿锵,高举猎猎旌旗,踏过平原,穿越山谷,一路攻城拔寨,野战破敌,最终四部合围于河东郡治安邑城下。
这份方案乃是合太原众文武之力,呕心沥血,修订数月的最终结果。
四面夹击之下,必定会令白波军首尾不能兼顾。
白波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不设行伍,臃肿不便,无论行军赶路还是对阵厮杀,都不及太原精兵行动迅捷。
突遭打击,白波军头目只会感觉四面都是溃兵,主力不知派往何处增援。
一旦有所延误,太原大军四面合围之下,白波军主力就会发现四面八方都是太原大军。
每个方向都在被进攻。
不是太原文武盲目乐观,而是对方一群乌合之众面对此等困境,必然军心崩溃。
贼子作战从来都是精锐在前,其余部众在后摇旗呐喊,壮势助威。
现在四面受敌,让那些摇旗呐喊的弱旅率先一步直面太原精兵。
除了溃败,众人实在想不出其他结局。
即便料敌从宽,但也不至于设想他们一群摇旗呐喊的乌合之众,奋勇异常,死守阵线,血战不退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